大气治理解燃“煤”之困
目前,京津冀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2014年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前10名城市中,京津冀地区占据8席,区域内PM2.5年均浓度平均超标1.6倍以上。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能源结构仍以燃煤为主,年用量高达13亿吨。在2013年9月,环保部等六部门联发《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细则》,计划到2017年,
北京、天津和
河北三地的PM2.5的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随着京津冀环保生态一体化的加速,京津冀区域内的大气治理产业正驶入蓝海。这给区域内的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很多公司把业务开拓重点转向京津冀,已经在区域内有订单的公司,更是快马加鞭。
主营大气监测系统的雪迪龙,其证券部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公司会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带来的机会。公司注册地在北京,在河北、天津均有业务,去年年底,公司的“在线环境监测技术及系统应用”实验室还被认定为“北京市工程实验室”。河北的上市公司先河环保,主营大气监测和废气治理,去年也中标河北省第二期县级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设采购项目,合同金额约1.17亿。主营脱硫脱硝业务的国电清新,很多业务分部在河北、
山西、
新疆、
内蒙古等重度污染地区,去年公司还承接了河北丰润电厂脱硫特许经营项目。公司证券部的工作人员表示,正在运营的项目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未来,京津冀区域仍是公司业务开拓的重点。除了直接治理大气的治标类上市公司,分析机构指出,直接通过锅炉改造、
减排而直接治本的上市公司,如神雾环保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