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工厂建设需要避免哪些坑?

2025-8-6 11:12 来源: 搜狐网

1、碳排放核算精度不足

企业对供应链上游(如原料运输)、下游(如产品使用及废弃处理)等范畴三(Scope 3)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较为薄弱,导致整体碳盘查结果显著低于实际排放水平。这种核算偏差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客户及金融机构对环境信息披露(如碳足迹报告)的要求。

部分企业在计算过程中,未能根据自身运营特点和能源结构,审慎选择和校准适用的碳排放因子,致使核算数据与实际排放量之间存在较大出入,降低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2、减排路径存在倒置现象

部分企业自身在能效提升、工艺优化和源头减碳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可挖,却优先选择通过购买绿色电力证书、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外部碳信用进行抵消。这种策略虽能快速达成表面上的“碳中和”目标,但实质上弱化了企业内部实质性减排的动力。

3、长效管理机制缺位

部分企业将获取“零碳工厂”认证视为终点,后续在能源管理和运营优化上有所松懈。伴随生产设备老化、能效降低及能源浪费现象重现,碳排放水平出现反弹。

缺乏贯穿工厂全生命周期的持续减排规划和有效管理机制,不仅难以维持零碳状态,也使得企业无法从节能减排中获得长期的经济回报和社会价值(如品牌美誉度、合规性保障)。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