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2035世界能源展望》(2015年版)主要预测数据

2015-5-5 15:36 来源: 能源观察

《BP世界能源展望》是BP公司每年出品的重要行业报告之一,报告展望了全球能源未来发展趋势,反映出BP公司根据对经济和人口的可能增长趋势及政策和技术动态的看法,是能源行业人士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4月28日,BP公司在北京举行了《BP2035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发布会。此次报告着眼于世界能源市场在未来20年间的长期能源趋势以及发展前景预测。

1、对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的主要预测

• 在2013年到2035年间,全球能源需求预计将增长37%,即年平均增长将达到1.4%。

• 世界能源消费到2035年将比当前水平增长37%,其中中国和印度将贡献约一半的增长份额。同时,发电领域用能将增长约60%。

• 到2035年,世界能源强度约为1995年水平的一半,比2013年降低36%。但是,全球人均能源消费将增长12%。

• 美国将在2021年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到2035年,其能源总供应的9%将用于出口。同时,中国将在2025年取代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家和地区。

• 俄罗斯仍将是最大的能源净出口国,其能源出口量将可以满足2035年全球4%的能源需求。欧洲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地区,而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 到2035年,全球70%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来自于非经合组织国家,尽管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一半。全球整体碳排放量到2035年增长25%。

• 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包含生物燃料)在能源整体消费量的占比将从今天的3%,上升到8%。

• 增长最快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年均6.3%)。核能(年均1.8%)和水电(年均1.7%)的增速也超过总能源消费增速。在化石能源中,天然气增速最快(年均1.9%),石油(年均0.8%)略快于煤炭(在小数点水平上也接近年均0.8%)。

• 液体燃料(石油、生物燃料和其他液体)消费量到2035年增至1.11亿桶/日,主要受非经合组织国家交通和工业领域的需求驱动。

• 到2035年,美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将供应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液体燃料。欧佩克到2035年在全球液体燃料市场的份额为40%,与2013年持平。

• 到2035年,天燃气供应量将达到近5000亿立方英尺/日,美国将占全部供应量的25%。超过80%的需求增长源自发电和工业领域。

• 中国和印度加总的煤炭需求增长要大于全球水平,抵消并超出了全球其他地区的煤炭需求降低量。到2035年中国和印度占全球煤炭需求量的66%。

• 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核能生产国,其占世界核能生产总量的比重将从当前的4%上升至2035年的30%。其中,就中国能源领域展开。

2、对中国能源发展趋势的主要预测:

•中国的能源产量增加47%,消费量增加60%。

•中国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比重从22%升至2035年的26%,而其增长贡献了世界净增量的36%。

•中国的能源结构继续演变,煤炭的主导地位从当前的68%降至2035年的51%,天然气的比重翻倍至12%;石油的比重保持不变,约为18%。

•中国的化石燃料产量继续增长,天然气(+200%)和煤炭(+19%)的增量超过石油的减量(-3%)。

•所有化石燃料的需求均有增长,石油(+67%)、天然气(+270%)和煤炭(+21%)占需求增长的66%。可再生能源电力(+580%)、核电(+910%)和水电(+50%)也强劲增长。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37%,到2035年将占世界总量的30%,人均排放在展望期结束时超过经合组织。

•到2035年,中国经济增长220%,而能源强度下降50%,与1990-2010年期间的降幅(-52%)相近。

•中国能源产量在消费中的比重从当前的85%降至2035年的77%,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净进口国。

•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在2020年代中期超过俄罗斯成为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仅次于美国)。

•石油进口依存度从2013年的60%(600万桶/日)升至2035年的75%(1300万桶/日)--高于美国2005年的峰值。天然气依存度从略低于30%(40亿立方英尺/日)升至超过40%(240亿立方英尺/日)。

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费增长98%。石油仍然是主导性燃料,但市场份额下降,从90%降至2035年的83%。天然气的份额从5%升至11%。

•电力行业的能源消费增长81%,虽然煤炭仍然是主导性燃料类型,但其市场份额从当前的77%降至2035年的58%,而可再生能源(从3%升至13%)和核电(从2%升至11%)的份额提高。

•工业仍将是所有领域中最大的最终能源消费主体,但是其消费增速最为缓慢(+41%),导致其消费需求比重从51%下降至45%。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