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印发以来,广州市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美丽城市建设路径,全面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前列、挑大梁、作贡献。
聚焦绿色转型,迈入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建设新阶段
近年来,广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不断推进。2024年,广州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提升至94%,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21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新低,继续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升至100%,近岸海域无机氮浓度下降至1.47毫克/升。
试点示范取得积极进展,广州市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名单,南沙新区入选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流溪河、增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
广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部署,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多次研究推进美丽广州建设相关工作,获得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单独复函支持开展美丽城市建设,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印发实施《广州市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工作方案》,围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部署开展10项重点工作,推进打造“可感知、可持续、可共享、可复制、可共赢”的示范样板。启动编制《美丽广州建设规划纲要》《美丽细胞建设指引》等。
发展美丽经济,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投融资试点首开示范项目
广州市以项目为抓手发展美丽经济。广州知识城—迳下村迳下美丽单元实现蝶变:碧绿的河流、金黄的麦田、饱满的瓜果,一幅田园风光彩绘图优美生动,一半是都市,一半是乡愁。
广州市积极探索美丽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首创“美丽广州—美丽区县—美丽单元—美丽细胞—美丽工程”的美丽城市立体建设模式,建立美丽中国城市样板投融资建设项目库,目前入库项目28个。2024年,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签订为期3年的《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为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定制化的专项融资保障。落地广州知识城—迳下美丽单元建设项目、黄埔区岭头片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暨“美丽广州”示范项目,并努力将之打造为美丽中国城市样板投融资试点首开示范项目。
2024年以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主动对接、推动金融机构与广州市相关国有企业签署5个广州市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投融资建设项目贷款协议,项目共获融资授信17.42亿元,为广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造美丽全运,为绿色低碳发展树立赛事新标杆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于2025年11月至12月在粤港澳三地举办。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积极落实“双碳”目标,围绕“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将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赛事筹办的全过程,致力于打造史上第一届
碳中和全运会,为绿色低碳发展树立赛事新标杆。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编制广州赛区环境质量保障1个总方案并配套12个专项方案计划,联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行委员会出台美丽全运实施方案,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广州首次提出大规模运用地方
碳普惠制,出台林业、氢燃料电池汽车行驶等碳普惠
方法学,持续开发广州碳普惠自愿
减排量,推动国有林场
碳汇捐赠,供应零碳产品等亮点举措,同时融入零碳场景理念,推进实现赛事碳中和。举办“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加强“无废”理念宣传,打造“无废全运”。加强场馆周边重点区域环境整治。上线建设美丽广州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成果线上展示平台,开设“绿色全运”主题专栏,加强宣传“绿色全运·美丽广州”。
此外,广州市还成功入选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名单。2025年1月,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和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广州市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方案(2025—2027年)》,探索开展环境健康管理与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实施,建立健全环境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以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探索开展大型体育赛事环境健康管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