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书鹏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强调,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当前,生态环境修复面临着技术手段有限、修复成本高、效果不理想等
问题。李书鹏建议,加大对生态环境修复领域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研发新型修复技术和材料。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研发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等生物手段修复污染土壤和水体。同时,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新技术、新材料在实际生态环境修复项目中的应用。此外,还应培养和引进一批生态环境修复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