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大丰:向绿前行“碳”新路 勇挑大梁站排头

2025-2-14 13:11 来源: 大丰日报

县域现代化发展水平列全省第17位,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区第81位;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亿元,同比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1亿元,同比增长5%;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1833亿元,同比增长6.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1439元、35631元,同比分别增长5%、6.8%……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产业发展向新向绿,改革开放更加深入,城乡融合提质增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福祉不断增进,大丰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健前行。

风起,万物生长,生生不息。大丰拥有开放包容的底色,立于风口之上,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也探索未来。近年来,大丰着力构建“3456”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加速布局,拥有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大丰港零碳产业园、海洋生物产业园、黄海粮食产业园等重大载体,建有新能源科创园、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等高水平创新平台。

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最鲜明的主题。大丰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全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高端装备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198家,实现开票销售544.2亿元;新开工项目8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48.8%,新竣工项目5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46.4%;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在全省率先形成绿电物理可溯源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应用场景,创建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完成专家答辩。

“零碳”在探索,动能在培育。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迎风飞转,风被“捕捉”进一条条输电线;蔚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光能便转化成源源不断的电能……滔滔黄海既讲述着盐民“煮海为盐”的千古传奇,亦涌动着现代海洋产业集群的蓬勃潜力。

在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崭新的绿色建筑群与高效运转的新能源项目交相辉映,这里不仅是地方“双碳”目标的实践样本,更成为绿色经济全球化合作的中国名片;在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正泰新能盐城基地光伏电池组件生产车间正有序生产,一排排智能化设备首尾相连高速运转,一辆辆AGV小车忙碌穿梭……2024年,大丰坚定竞逐绿色低碳发展的崭新赛道,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460万千瓦、占全市近30%,全年新能源发电量99.3亿度、平均每秒产生310度绿电。大丰港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入选首批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大洋精锻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天合光能成为国内光伏行业首家零废、零碳“双零”工厂。

产业多元协同、绿色低碳引领、民生福祉增进,大丰区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前景广阔。“六种经济”累计带动农户8.48万户,人均增收2470元;开办“周六招聘集市”,建成省就业富民乡村振兴基地、省规范化零工市场,新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个,打造“卯酉好管家”省级劳务品牌,城镇新增就业8500人;聚焦“一老一小”,建设区智慧养老指挥调度中心和服务信息平台,长者食堂(含“幸福助餐小院”)实现村村覆盖,真正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去年,大丰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在加快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出行等重点领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事关百姓柴米油盐的民生实事,奏响民生保障的温暖乐章。

风正海阔千帆竞,百尺竿头再攀登。回望来时路,全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用实干和担当续写了大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展望新征程,大丰将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凝心聚力、实干争先,在中国式现代化大丰新实践中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