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全国碳金融市场中心”的可行性

2015-3-14 15:4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全国政协委员李长安看来,建设武汉全国碳金融市场中心,形成有别于上海、深圳等传统金融中心的新兴绿色金融体系,从政策和资金层面支撑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实现“中部绿色崛起”,助力“一带一路”低碳发展。

对于武汉全国碳金融市场中心的“可行性”,李长安提出,首先,中部地区是我国碳金融市场天然的资金凹地,为“中部绿色崛起”提供充足资金支持。碳市场的核心功能是引导减排成本高的产业资金向减排成本低的产业转移,从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中部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减排成本远低于沿海和南部发达地区,可引导技术和资金支撑欠发达地区最小化成本减排,并带动中部地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次,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是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全国七家、中部唯一一家碳市场,经过近一年的运营,中部武汉已初具全国碳市场中心、碳金融中心、碳定价中心雏形。

对此,提案中指出,首先湖北碳市场流动性全国第一。2014年,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1020万吨,占全国的74.10%。其中,公开拍卖200万吨、协议转让120万吨、二级市场交易700万吨。交易总额2.34亿元,占全国的49.36%。由此可见,湖北二级市场总成交量、总成交额、日均成交量等市场数据仅次于欧盟碳市场,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其次,湖北碳市碳金融规模最大、品种最齐。目前,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支持碳金融业务授信已达800亿元,碳金融产品创新数量与资金规模始终保持全国第一,且在全国范围内首创碳质押贷款、碳资产托管等业务,并提供质押回购、碳债券等各类碳金融产品,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最后,湖北二级市场成交量占全国市场的48%,市场成交价稳定在21-29元/吨之间,当前其他试点市场的碳价开始逐渐向湖北靠拢,湖北碳价已初具全国碳价定价中心的雏形。

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会员部副经理张冯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武汉建设全国碳金融市场中心有较好的软硬件基础,比如良好的碳金融市场运营管理团队,同时5万平米的全国碳金融市场聚集区——“碳汇大厦”正在建设,部分机构已在武汉设立分支机构。

此外,提案中还指出,全国90%的碳金融、碳中介机构与湖北武汉碳市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碳金融市场服务网络能覆盖全国市县一级。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