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加快碳普惠体系建设

2024-9-4 11:29 来源: 金台资讯 |作者: 蔡舒安、王淑珍

“这是我们首次参与碳普惠交易,碳减排量共计8082.9吨,没想到减少碳排放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2024年6月,嘉兴海宁市通程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碳减排量交易项目在嘉兴市碳普惠平台在线成功竞价,8082.9吨碳排放量全部由海宁新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拍下,成交总价超67万元。

记者8月31日从嘉兴国投下属嘉兴市产权交易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嘉兴市碳普惠平台成交吨数达9770.9吨,金额超80万元。

2024年1月,嘉兴市碳普惠平台正式上线,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绿色减碳行为进行量化核算,项目减排量经生态环境部门签发后,即可通过碳普惠平台以挂牌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参与交易。而此前在没有碳普惠平台的情况下,社会各界的低碳生产生活行为不能被开发为碳资产,也没有进入碳市场交易的渠道。

在碳普惠平台上,碳减排量如何换到“真金白银”?

借助碳普惠平台,碳排放量通过碳普惠核证,流转到了碳交易市场,经过卖方挂牌、意向方报名、竞价、买方购入、结果公示等一系列环节,能产生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嘉兴市产权交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打了一个比方,企业犹如一艘艘乘风破浪的巨轮,能源消耗就是企业前行的动力,但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在碳市场,企业的碳排放额度都是限定的,有了碳普惠平台,超出规定范围的企业,就可以向节能降耗做得好的企业购买额外的‘绿色通行证’。”

此前,嘉兴嘉善县姚庄镇人民政府就通过碳普惠平台挂牌交易出售87吨碳汇,最终由浙江万泰特钢有限公司购入,用于企业的零碳工厂建设。“此次成交的资产来自姚庄镇江家港建设的‘水下森林’。有了这一平台,绿色项目的碳减排量得以完成权属登记,确保了交易的公平、公正与透明。”姚庄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认为,碳普惠平台的上线,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便利,也为水治理开辟了一条“点绿成金”的新路子。

近年来,嘉兴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碳普惠交易试点建设为抓手,探索建立以碳普惠减排量消纳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推进碳普惠交易常态化,优化市场参与者结构,拓展交易量。目前,嘉兴在浙江省率先建成碳普惠交易应用平台,全市共备案6个碳普惠方法学

碳普惠平台的建立,将推动企业、社会和个人主动关注节能减碳,引导更多资本投向绿色低碳领域。“我们将不断完善碳普惠交易系统建设,深入研判市场发展,立足区域需求,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碳普惠交易平台的合作,不断优化交易机制、扩大交易范围、吸纳交易主体,以碳普惠项目促进嘉兴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发展。”嘉兴国投相关负责人说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