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立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意义

2015-2-28 16:25 来源: 易碳家-中国碳交易网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大量排放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极重,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从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末,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将上升49cm左右,地球近海的生态环境将为之改变,人类的生存空间将大大缩小;同时,一些干旱地区因为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异,其干旱程度将加深,耕地逐渐变成荒漠,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导致食物匮乏,引发物种灭绝。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重要的贮碳库。

中国建立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意义


       据测算,世界森林面积约为40亿hm2,其中的碳汇储量高达2827亿t,加上林地土壤中贮存的碳,lhm2森林的贮碳量高达161.1t 。由于森林碳汇具有比其他减排方式更高效和更经济的特点,故《京都议定书》将森林碳汇确定为c02减排的主要替代方式。由森林碳汇服务提供者和温室气体制造者间的经济利益冲突,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衍生出森林碳汇市场,而森林碳汇市场的构建、发育、运行与完善将有利于森林碳汇交易的完成,从而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生态与文明问题。

       必要性

       首先是责任确立与认识滞后的问题。我国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正式加入国际节能减排行列 ;2007年发布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9年将具体减排计划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中,确定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50%。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温室气体排放日趋严重。对比欧美国家,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建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公众对森林碳汇概念和森林碳汇市场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其次,从现实层面考虑,发展森林碳汇经济是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需要,是推进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进程的需要,也是顺应国际发展趋势,促进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可行性

        理论层面,首先是公平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森林碳汇交易按照“受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公平原则,让温室气体排放者承受更多的成本,环境保护者获得更多的绿色财富,实现公平的价值理念。其次是比较优势理论。根据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优势理论,我国在社会政治、林地资源、市场需求、实践经验等方面具有开展森林碳汇贸易的比较优势。第三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理论。森林碳汇作为公共物品具有正外部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度安排,让CO2等温室气体排放者向森林经营者支付技术和资金以实现内部补偿。制度层面,我国已建立了林业产权交易所,这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构建与发展奠定了物理基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构建奠定了产权基础。技术层面,我国以森林为载体的森林碳汇丰富,造林技术不断提升,碳汇储量计量方法基本形成。

       发展森林碳汇市场的意义

       从国家层面来看,发展我国森林碳汇市场将有利于加强我国生态建设,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将有利于我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从区域层面看,曹超学等学者从为旅游业提供气候和环境保障,提高宜林土地利用率,推动营林工作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培育云南省森林碳汇市场的意义。黄萍从增加林业融资渠道,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促进林区职工收入、获取国际碳汇贸易定价权、建立生态文明新农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发展森林碳汇市场的意义。总体而言,目前研究者们对发展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意义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发展我国森林碳汇市场不但实践可行,而且势在必行。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