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用能和
碳排放大户,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对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意义重大。“十四五”以来,我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的绿色含量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制造业高耗能行业用能占比稳定在50%左右,锂电池等“新三样”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能源资源利用水平提升,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9.5%,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废
钢铁年均利用量超1000万吨,制造业一般固废综合利用率超90%。三是绿色标杆培育能力提升,新增国家级绿色园区13家,新增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国家规范公告的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废钢铁加工利用企业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位、第五位,国家级能效、水效领跑者实现重大突破。
下一步,全省工信系统将深入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三大行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厚植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首先,大力实施“1269”行动计划,锻造产业绿色竞争新优势。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推进工艺流程再造,扩大高端钢铁、绿色
建材等产品供给,到“十四五”末,钢铁、
水泥熟料等产业达到能效标杆的产能比例超30%。另一方面,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绿色低碳制造业,实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打造一批千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
其次,大力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完善
政策体系,出台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绿色制造梯度培育办法,细化预拌混凝土等行业低碳转型计划。严格能效约束,加大
节能审查力度,创新实施部门联动的工业节能监察,分区域、分行业强
化工业用能监测管理。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电炉钢、再生
有色金属产能比例,扩大工业固废利用规模,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规范发展。强化服务支撑,持续推进“
江西绿色制造服务行”,深挖绿色发展潜力,推动重点园区、重点企业争创国家绿色示范标杆。
第三,大力实施工业设备更新行动,加快技术装备绿色升级。落实全省工业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分产业推广绿色低碳工艺技术,加快老旧设备替代和不达标设备淘汰,推动锅炉、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改造。推进“千项技改、万企升级”,围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扶持重点技改项目1000个以上、开展技改升级企业1万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