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盘点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三个脱钩和阻碍因素

2015-2-25 10:30 来源: 澎湃


       第一个指标,是碳排放强度,指单位GDP的碳强度与产业、技术的效率挂钩。目前,我国的重化工业强度仍非常高,即每单位工业产值的能源消耗带来高度的二氧化碳排放。换句话说,重化工业的产能应控制总量,到峰值后,产业结构转型过来,强度就变轻了。不过,要注意,控制总量才是全世界城市减排的目标。强度往下走,只是一个变量。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是初级阶段的,尽管强度在降低,但GDP总量在上升,两个因子一相乘,碳排放总量还在增加。

       第二指标,是人均碳排,主要包括吃穿用住行的消耗情况。发达国家的城市大部分碳排用来改善生活,而我国消费性碳排放没有满足基本需求,还正在增长,因此,中国城市还需要让生产性碳排放给消费性碳排放腾出比重。
中国城市的生产性排放与国外城市的消费性排放

       第三个指标是碳排总量,与人均碳排放、人口总数挂钩。现在中国总人口还在增加,如果2030年中国人口还没有到峰值,那么届时把人口数与人均碳排放相乘,碳排总量还会增长。因此,到2030年,仅靠技术改进是不够的,很大程度上需要调节我国GDP的增长速度。这也是为什么新常态把增长控制在6.5-7.2%左右的道理。

       按照汇率而不是购买力平价,中国经济到2020年才能超过美国,但中国的碳排总量早在2007年就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在过去十年,我国GDP大幅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严重不足,经济仍是粗放型增长,能耗和二氧化碳是高斜率上升的。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