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交易是全省首笔交通领域的碳普惠交易,也是全国中低运量轨道领域首笔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同时也是全省首宗通过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替代生态修复的案件。
活动现场,嘉兴市有轨电车开发有限公司和嘉兴市南湖区某公司双方代表签订交易协议,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碳汇代偿形式消纳,经双方协议约定,南湖区某公司向嘉兴市有轨电车开发有限公司购买1688吨二氧化
碳减排量。交易所获得的12.3万元,嘉兴市有轨电车开发有限公司将以乘车优惠形式等返还给乘客。
“碳普惠”是“绿色出行”在交通领域
碳排放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实践,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2024年,嘉兴市最新评审发布的碳普惠
方法学中有两个属于交通领域,分别为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和公共自行车方法学,标志着嘉兴市交通领域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这次的1688吨减碳量,简而言之就是指乘客乘坐有轨电车出行,和其他采用燃油等高耗能的机动车等出行方式,相比较后节省的减排量。以前这个减少的碳排放量是无法计算清楚的,现在有了科学计算方法——由嘉兴市铁投集团和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联合编制的《嘉兴市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碳普惠方法学》。”嘉兴市铁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栾志刚告诉记者。这些减排量通过核证后,就可以流转到
碳交易市场,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次交易扩大了嘉兴市碳普惠交易试点的覆盖范围和项目类型,也是大力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重要实践,标志着嘉兴市在探索
碳市场机制建设、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具有先行示范作用。
嘉兴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军喜表示,嘉兴市将以此次活动作为契机,鼓励推进更多领域方法学开发、减排量核证和碳普惠交易,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碳普惠建设,形成规则清晰、场景多样、发展可持续的碳普惠交易体系,将碳普惠交易打造成为践行嘉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城市金名片”的重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