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田“负碳”前行打造CCUS升级版

2024-4-22 11:26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谭伟春 徐博誩闻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本报今日起开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记者见闻”专栏,以微观视角展现各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农田里摇曳着碧绿金黄,春风中弥漫着油菜花香。仲春时节,记者来到江苏油田联38CCUS-EOR(一种聚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CCUS技术)碳中和示范区。人还未至,便远远望见5座戴着红帽子、裹着蓝皮肤的皮带式抽油机,高高矗立在示范区内。

这是中国石化首批碳中和示范井场之一。多年来,中国石化持续推进CCUS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纯出来,通过注入地下油层“驱赶”原油等方式,实现减碳、增油双赢。目前,已建成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和我国首条百万吨级二氧化碳长输管道等项目,与壳牌、中国宝武、巴斯夫开展合作,在华东地区启动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项目。

“与系统内其他CCUS项目相比,江苏油田的最大特点就是‘小’。”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三室副主任王智林介绍。但小也有小的优势,这里的CCUS项目更像是一款“升级版”。在约300平方米的示范区内,集成应用了橇装式二氧化碳回收回注设备、光伏发电机组、自然能热泵及液碳储罐内的自动监测仪器,颇具“科技范”。

“小”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北盆地具有“小、碎、贫、散”的地质特征,地表河流密布、人口稠密,虽然景色秀美,却也导致这里的CCUS项目难以走上大规模发展道路。

为满足苏北盆地低渗、低采收率储量区块等的开发需要,江苏油田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探索采用二氧化碳吞吐方式增油,是国内最早开展CCUS-EOR实践的油田之一。

“从机理上讲,二氧化碳是比水更好的驱替介质,采收率至少可以提高10个百分点,对于平均采收率为25%的江苏油田来说,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江苏油田CCUS项目经理、开发管理部油田高级专家金勇说。

截至目前,江苏油田已在28个单元45个井组实施二氧化碳气驱开发,开辟了“花-沙-瓦”深层低渗透油藏和“马-邵-联-黄”构造岩性油藏两个CCUS-EOR示范区,年注气能力13.6万吨,形成二氧化碳“仿水平井”重力稳定混相驱等特色复杂小断块油藏CCUS-EOR技术。

环顾示范区内的二氧化碳回收回注设备,“橇装式”是其最大亮点。“这套装备是现场实践倒逼出来的。”采油一厂工艺研究所技术人员廉东说。

针对“小”的限制,技术人员创新研发移动注气、移动回收、移动控压、移动集输特色技术,形成同井场注入、产出、回收、再注入闭环,不仅实现零排放,而且能较好应对区块分散的难题

靠近示范区边缘的位置,斜立着一排120米左右长的黑色吸热板。这是自然能热泵的组成部分,能够吸收热能、风能、光能等自然能,加热采出的原油。

吸热板与泵的其他部分通过管线连接。沿着管线,记者来到泵的换热罐旁。“里面是循环液,把吸收的自然能集中起来。”金勇介绍,自然能热泵由江苏油田自主设计、制造、安装,创新集成应用了自然能吸热和冷媒换热等多项技术。

吸热板前方不远处,是三四排光伏板,为示范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能。“我们示范区不仅是零碳,还是负碳,这些绿能自己都用不完。”采油一厂工艺研究所所长康玉阳介绍。

谈起CCUS项目未来发展,金勇认为前景十分广阔。江苏油田有两大优势:资源优势——“地下的情况我们最清楚”,区位优势——“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很有想象空间”。“CCUS产业的春天大概会在碳中和阶段来临。因为到那个时候,每排放1吨碳就要封存1吨碳。”金勇说。

然而,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一马平川。CCUS是一个比水驱更复杂的系统工程,老区块的基础是注水井网,改为二氧化碳驱后,面临长期注气配套不够完善、改造成本高等挑战。但在金勇看来,与光明的前景相比,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关键还是要有一种历史使命感,集中力量,拿出再开发、重建设的决心来重构井网、重分层系、重建集输系统”。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