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中部地区要做好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文章,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4-3-27 15:13 来源: 大河财立方

     “对中部崛起而言,不管是能源还是交通都是非常重要的支点。”3月27日,2024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高翔在接受大河财立方采访时表示,中部地区要做好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文章,促进高质量发展。

  “这八个字体现了现在科技、教育和我从事的能源行业的发展方向,因为现在我们面临多个挑战和危机,有能源绿色低碳的挑战,也有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高翔说,突破这些挑战是创造新机遇的关键,而且绿色又是能源科技,包括整个工业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所在,同时数智现在面临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绿电时代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遥远

  在3月26日举办的2024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指出,1—2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2024年新投产发电装机规模将再超3亿千瓦。到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3亿千瓦左右,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

  谈及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即将首次超过煤电时,李扬表示,他认为这是一个积极信号,未来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还会持续扩大。绿电时代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遥远,目前绿电如太阳能发电成本已经低于煤炭了,但是核心要进一步解决储能问题

  “除了通过能源,推动绿色发展以外,我们的生产过程也在推动绿色发展,如钢铁水泥建材石化、纺织、医药领域。浙江有很多绿色制药也都在推动绿色发展,这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绿色低碳的转型,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大趋势。”高翔表示。

      中部地区能源交通都会向绿色迈进

  高翔表示,中部地区资源富集,尤其是河南山西这些省份。“所以,我认为未来的交通也一定是绿色,能源也是绿色的,包括风能太阳能等。”

  他还强调,关键不仅仅是要有场景的应用,还要有产业,与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相匹配的产业基础。“目前我们的能源消费仍然是以化石能源为主,未来要从新能源储能技术包括整个能源体系来推动改善,同时这也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产业的融合发展。”

  具体来看,融合对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都是不可缺失的,从研究角度来说,多学科的交叉很关键。但交叉不能光提交叉,还要融合,要和能源、材料融合,要和人工智能融合,甚至还要跟人文、社科、经济学融合。“大学不光要做基础研究,更要关心技术,关心产业,大学最好的研究课题一方面来自灵感,拓展知识边界,同时更多的应该来自企业,来自问题,变成人才培养的方向,这个我认为是融合。”

  在他看来,数智已经融合到各个方面,不光是计算机,在教育、科技,包括我们正在推动的AI方面都是融合的体现。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要融合,要科技和教育的融合,科技和产业的融合,以及国内和国外的融合,只有融合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

能源创新是推动整个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

  “我从事能源、科技领域的工作,每次跟学生讨论的时候都会提到能源的科技创新是推动整个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也是第一动力。”高翔表示,实际上工业化革命就是从能源科技创新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同时第二次能源革命把能源变成了电气,人类到了电气时代。人类的创新,整个环境、整个产业,新的业态不断涌现。

  高翔认为,未来芯片、人工智能也在创新,未来大数据、大模型的约束条件是芯片和能源。但未来我们的能源不仅要高效、经济更要绿色,所以现在提到“双碳”政策,或者国际上都在提的NetZero,也对能源科技提出了新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专家学者都在讨论,教育界、科技界、产业界都在讨论,在未来碳中和的愿景下,我们的能源结构按照现有的模式推断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现有化石燃料还在80%的比例,新能源占20%。”高翔说,在碳中和的愿景下,近零愿景下我们排出的碳要和自然界平衡,未来新能源要到80%,化石能源只能20%,所以这个前提下更需要科技创新,用新技术来支撑未来能源开拓转型,支撑交通转型,支撑产业转型。

  未来化石能源电厂是否可以变成储能和发电融合的电厂?高翔说,他认为这是未来的趋势。未来可能几平方公里都要光伏,还有风电,这些能源是波动性的、间歇性的,如何保证稳定地供能?要建立新型的发电,化石能源的调峰,还要把化石能源和储能融合起来,形成稳定、高效、低碳的绿色能源体系。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