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皖平:加快农田土壤碳汇减排

2024-3-20 14:11 来源: 中国绿发会 |作者: 杨让晨 张家振

近日,《中国经营报》报道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的提案建议,其中包括“加快农田土壤碳汇减排”的建议内容。此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两会建议工作组组织召开2024两会议/提案建议交流会,由中国绿发会生态振兴专项基金提出的“建设土壤农田碳汇功能快速提升先行试验区”的两会建议获得赵皖平代表的认可与肯定。现将全文报道转发如下:

“新质生产力”正成为热门词汇,如何在相关领域快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也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和加快农田土壤碳汇减排等方面的建议。

赵皖平表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尽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是未来大国竞争的关键因素,是高质量发展的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赵皖平还建议,应加快农田土壤碳汇减排,保障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助力实现国家“双碳”战略。“农田土壤碳汇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准确评估农田土壤碳汇潜力,快速提升农田土壤碳汇功能,已成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3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已跨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领域高被引论文数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都稳居全球第一。

同时,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作出系统部署,要求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

尽管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还面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足、转化率偏低等问题

在赵皖平看来,虽然我国每年约有6000—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面世,但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如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70%-80%,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更高达90%。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也提出,到2025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到2035年,支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60%左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左右。

对此,赵皖平建议要从产学研合作、企业、市场、人才等多方面入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首先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突破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瓶颈。打通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信息鸿沟,建立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推动合作事项的具体落实。”

赵皖平认为,企业与科研院校可以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或新质技术的应用研究,以赛事或农研基金等形式联合构建新型科技平台,建立人才联合培养与交流机制。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平台发展方向,既能减少企业在科研方面的重复性投入,又有利于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缩短产业化周期。

人才方面,赵皖平表示,要加大向农村地区派驻科技人员的力度,以“科研+基地+农户+企业”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指导农民发展高质量农业。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持续开展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和科技特派团选派,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赵皖平认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科技小院发展都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应当加大科技特派员支撑和保障力度,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鼓励涉农平台积极支持“自讨苦吃”的青年学子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赵皖平表示,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各地政府还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鼓励当地年轻人返乡创业,联合家庭农场、合作社、创业园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为返乡年轻人提供创业支持和补贴。

“要鼓励涉农电商平台进行开放式教学,开发农产品电商培训课程,扶持新农人创业,快速扩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鼓励平台经济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研发投入,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赵皖平建议。

在赵皖平看来,一些涉农电商平台基于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基于社会责任的考量,有意识地加大农业领域的研发投入。“比如,拼多多设立‘百亿农研’专项,面向农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普惠。对此,各级政府部门应予以积极鼓励,同时加强引导,建立长效机制,为加快形成、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好条件、营造更好氛围。”

提升农田土壤碳汇功能

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如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效发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国是世界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农田土壤碳汇潜力巨大,若土壤农田有机质提高1%,相当于土壤从空气净吸收306亿吨二氧化碳。”赵皖平认为,尽管目前我国已有利用生物质生化裂解生物工程技术为农田固碳的农田土壤碳汇测算方法,但是目前该标准和技术,还存在项目支持力度偏小,试点推广面积有限,数据监测网络不完善,与碳汇核算与交易等工作对接不够等问题。

对此,赵皖平建议,首先应加强在农田土壤碳汇功能快速提升方面的项目立项,促进技术大面积应用推广。“建议由国家发改委和农业农村部联合立项,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该技术的农田固碳减排技术方案和该标准进行论证,并组织相关单位实施。”

“由于农田土壤碳汇的多元性、季节和区域差异性,建议在黑龙江新疆、湖北、广东、海南等地,遴选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与实施单位,进行大田、设施大棚、果园等实验。”赵皖平表示,应在上述区域建设20个农田土壤碳汇功能快速提升先行试验区,试验区单个面积100亩以上,总面积2000亩以上,以促进项目科学有序实施。

赵皖平还建议建立农田土壤碳循环数据监测网络,科学评估农田土壤碳汇功能。在具备条件的先行试验区,建立农田土壤碳循环数据监测网络,按照标准要求,通过大数据、云计算、随机检测等创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形成土壤碳循环关键数据库,构建基于该技术的农田土壤碳循环模型,科学评估农田土壤碳汇功能和潜力。

“以先行试验区为基础,根据该标准和农田土壤碳循环模型,与碳汇认证机构进行对接,按照可核实、可重复、可复查的要求,确定项目固碳减排量核算原则与流程、项目边界、基准线识别、核算方法、监测等标准。”赵皖平表示,要以相关机构为实施主体,进行农田土壤碳汇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与碳汇市场进行项目对接,达到加强农田土壤碳汇科学认证,促进农田土壤碳汇市场交易的目的。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