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多国高温干旱 火灾频发 都是厄尔尼诺惹的祸?

2024-2-18 16:15 来源: 央广网

总台记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总台驻拉美记者邓雪梅。

进入2024年以来,拉美多国气温创下新高。高温干旱导致火灾频发,大片森林陷入火海,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智利的火灾更是造成131人死亡,数百人下落不明。为何这些拉美国家接连发生大火,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其实是和厄尔尼诺现象密不可分。

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是“男孩”的意思。它是一种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升高有关的气候现象,一般每2年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个月至12个月。相关区域海洋表面温度升高,会影响周边地区的洋流和气流,进而给各地天气带来变化。

哥伦比亚森林火灾

拉美地区由于靠近厄尔尼诺的发生地,所受影响相对较大。而这轮厄尔尼诺现象开始于2023年7月,至少会持续到2024年4月。它在拉美地区引发的气候灾害主要有干旱、高温、强降雨及龙卷风。

拉美多国地处南半球,季节相反。去年11月后,很多国家开始进入旱季和夏季,而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季节性高温和干旱。

智利瓦尔帕莱索大区火灾造成131人死亡

今年一月份,拉美多国创下几十年来最高温度,政府发出了红色高温预警。其中阿根廷、巴西、智利一些地区气温超过40°C,哥伦比亚8个城市创下30年来最高温,160余个城市水源短缺。

智利瓦尔帕莱索大区火灾造成131人死亡

由于严重干旱,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的的喀喀湖水位下降超2米。

秘鲁的的喀喀湖水位下降

持续的干旱和高温在哥伦比亚、智利、洪都拉斯、厄瓜多尔、巴西等国引发大规模森林火灾。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月份,巴西亚马孙地区共发生了2049起森林火灾,几乎是去年同期(1059起)的2倍,卫星测得的火灾热点数量同比猛增了94%。哥伦比亚更是发生了上万起火灾,全国977个城市,即85%的市镇处于火灾警戒级别。

哥伦比亚环境专家说,当前的气候条件满足了“30因子”,即气温高于30°C,风速超过每小时30公里,相对湿度低于30%,导致火借风势迅速蔓延。近年来一些拉美国家引进种植了大量松树,这些树木分泌的油脂和森林里的干枯树叶助长了火势。加之部分森林火灾发生在人类难以抵达的密林里,给灭火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除了气候因素,拉美各国在应对厄尔尼诺现象、消防灭火方面存在着资源紧缺、信息滞后、交通设施和基础建设陈旧等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抗灾速度。

阿根廷遭高温热浪袭击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哥伦比亚、智利先后宣布进入国家灾害状态,并实施临时灾害法令。成立统一指挥中心,以通过分配资源遏制频发的森林火灾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哥伦比亚的国家灾害法令规定,政府可以根据灾害情况执行特别措施,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尽快使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社会生活秩序恢复正常。此外,法令要求国家灾害风险管理局制定灾害管理行动计划,计划必须详细说明在受灾地区采取的应对、恢复和重建方案。法令还规定政府可以在必要时请求国际援助。专业人士指出,拉美国家在应对厄尔尼诺现象上可采取更多协同行动,在信息共享、统一标准、灾后重建等方面加强合作。

进入2月份后,拉美多国迎来降雨,舒缓了火灾的影响。据气象与环境部门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在4月份结束,防患未然这根弦还不能松。

以上就是总台驻拉美记者邓雪梅在当地的观察。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