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下乡既是扩内需、稳增长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要求。农村新能源汽车
市场空间广阔,未来将成为我市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增量市场,但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
问题,无形中拖慢了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脚步”。新能源汽车下乡,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今年两会上,市政协委员杨翠晓就此提出建议。
“从现在看,我觉得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最大的问题,还是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杨翠晓表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充电难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可以说就是抓住了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牛鼻子”。因此,他建议,充分整合利用农村集体资源,推动乡镇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在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同时,充电设施也适度超前下乡,以打消广大乡镇农村消费者的购车顾虑,激励农村消费者购车用车的积极性。
“可以重点在乡镇政府所在地、集市、卫生院、村委会等公共区域,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布点建设,同时推动新建社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及具备条件的加油站等场所,集中建设公共充电桩。”杨翠晓建议。
此外,杨翠晓还建议、鼓励广大农户,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安装家庭充电桩,“可以借鉴农村‘厕改’的经验,对充电桩安装用户给予适当补贴,以调动农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