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就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实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其中,哪些内容和环保、新能源领域相关?
国务院国资委首次公开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次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首次公开明确了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且将氢能项目的投资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首年的年度实施成果。
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财务监管与运行评价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指出,储能、氢能、核能、虚拟电厂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大在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投入,不断完善能源保供长效机制。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20年至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年至2035年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近期,随着支持性
政策密集落地,有媒体认为,国内今年有望迎来绿氢项目“开工潮”。
参与氢能领域的不只有中央企业,民营企业也在积极入局。近日,京东物流投用数十辆氢能源重卡物流车,成为行业首家规模化投用氢能源卡车的物流企业。上海泰氢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于近日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1.5亿元。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整体产业布局、技术和产品持续研发及技术核心能力建设,以及拓展风光氢醇、海上氢岛等示范项目开发等。
2023年,央企在生态环保等领域推动一批重组整合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庄树新介绍,去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一项牵引性、全局性工作来抓,取得了积极的工作进展。他说:“中央企业去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在光伏制氢、碳纤维制造、汽车芯片等领域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组建了一批新企业,在电子科技、新能源、生态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推动了一批重组整合,新产业新业态正在成为企业的重要增长点。”
发布会还明确,未来中央企业将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收入和增加值占比。
这意味着,涉及生态环保、光伏制氢等领域的业态有望在今年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相关企业需从中挖掘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