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怀来县委县政府、
北京山水云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怀来县耕地地力指数运行报告(2022-2023)》,以及由国家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怀来县委县政府联合推出的《怀来县
碳中和行动规划》,在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举办的“乡村振兴品牌节|年度荣耀盛典”上正式发布。
《怀来县碳中和行动规划》指出,怀来县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40年实现碳中和,同时明确了分阶段目标、行动路线图以及碳中和九大行动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莉表示,立足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可实现,遵循技术措施可行、经济可承受的准则,利用科学数据编制的碳中和行动方案,将推动怀来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打造县域绿色低碳发展样板,促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据介绍,《怀来县耕地地力指数运行报告(2022-2023)》旨在汇聚怀来县数据要素,形成数字化监管与应用工具,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进而引导金融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助力耕地保护、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辅助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指数事业部总经理曹占忠表示,作为京津水源涵养地和绿色食品应急保障基地,怀来县深入践行“生态第一”理念,是国内耕地地力保护先行先试区县,被率先纳入指数编制范围。指数结果显示,现阶段怀来县耕地土壤固
碳指标维持在高水平,但仍存在较大空间,通过农资集采、盐碱地改良、
碳汇保险试点等提高种植亩收益,有助于形成耕地保护的良性循环。
报告显示,怀来县玉米耕地地力指数震荡上涨,五年来累计上涨18.26%,年均涨幅4.28%。其中,2021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怀来县玉米耕地地力水平提升。同期,怀来县耕地土壤年均固碳量为12.50万吨,高于“千分之四全球土壤增碳计划”对应的7.47万吨。2020年,怀来县耕地土壤固碳指数出现阶段性峰值,达到1740.96点。此外,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表中土壤有机含量20mg/kg为上下分界线;“千分之四全球土壤增碳计划”换算成20厘米耕层则为每年土壤有机质增长4%为左右分界线,半数重点监测乡镇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下水平,但大多数乡镇年度增幅均超过国际标准临界值(见下图)。其中,作为“零碳怀来”项目主战场,土木镇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增长率达16%,土壤pH值年均降低0.1个单位,属于“奋力追赶型”的典型代表。
据介绍,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法国提出了“千分之四全球土壤增碳计划”,随后该计划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认可得以正式启动。
我国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联合举办了院士专家研讨会,致力于耕地质量评价及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2023年,中国经济信息社完成了《中国耕地地力指数编制方案》编制论证并积极落地试点区县。
作为首只县域主导作物标记的耕地地力指数,怀来县耕地地力指数是《中国耕地地力指数编制方案》的有效实践。下一步,中国经济信息社将纳入
第三方可溯源数据,集中开展全国首批重点县域耕地地力指数编制发布工作,构建起县域指数集群以及全国性指数,促进我国耕地增产增值,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张保贺、付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