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十一五”时期开始,逐渐将
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相应的财政投入也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全国财政“十一五”期间环保投入和科技投入的增速远超GDP增速,2010年的环保投入达到3250亿元,科技投入则达到2442亿元,从侧面勾勒出投向节能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资金的发展趋势。在2011年的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中,节能环保的总投入达到2641亿元,其中能源节约利用的支出为439.44亿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支出为141.6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前仅公布节能环保总支出相比,这是节约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与气候变化直接挂钩的财政支出首次在决算数据中被详细公布,这表明气候融资已经成为财政预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投入增长迅速,2012年节能环保预算达到1796亿元10。由于没有“气候变化”相关科目,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可粗略推算出,在较为明确指向气候融资的领域内(如
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等具体方向),“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共投入了超过2200亿元。2011年,中央财政节能减排支出606亿元,比2010年增长17%。
同时,也需要注意到2008至2012年间节能环保支出占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并没有明显上升,近两年还略有下降。虽然公共财政并不是这气候变化事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但目前中国的气候和低碳领域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公共资金仍需进一步加大支持的力度。
作者:陈波 王遥 中央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