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中国绿色制造体系

2023-12-20 13:54 来源: 碳索未来TSWL

依据IEA 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2年度全球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368亿吨,其中工业排放92亿吨,占比达到25%。

原文:Global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s grew by 0.9% or 321 Mt in 2022, reaching a new high of over 36.8 Gt. 

Emissions from industry declined by 1.7% to 9.2 Gt last year. While several regions saw manufacturing curtailments, the global decline was largely driven by a 161 Mt CO2 decrease in China’s industry emissions, reflecting a 10% decline in cement production and a 2% decline in steel making.

IEA,全称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即国际能源署,总部设于法国巴黎的政府间组织,由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英文全称为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为应对能源危机于1974年11月设立。

IEA 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由各IEA成员国的能源部长或其高级代表组成。部长级理事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管理委员会在官方层面做出实施决定。理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总干事(或同等级别)级别的会议,讨论全球能源发展并做出机构正常运作所需的决定。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是法提赫·比罗尔,1958年出生,土耳其经济学家和能源专家,2015年9月1日起担任国际能源署(IEA)的执行董事。长期在 IEA 任职,曾在维也纳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工作。拥有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的电力工程学理学学士学位,维也纳技术学院能源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IEA目前拥有31个成员国,13个联盟国家及其他国家。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碳排放量累计110亿吨,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8.87%。其中,工业排放量42亿吨,占全国排放量的38.18%,仅次于电力行业排放51亿吨,占比46.37%。

在此背景下,绿色制造尤为重要。据央媒报道,截至2023年5月,中国已基本构建起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616家,绿色工业园区26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03家,绿色产品近3万个。

绿色制造又称环境意识制造(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Mannufacturing)、面向环境的制造(Manufacturing For Environment)等。它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将“绿色发展”定为我国制造业的基本方针之一,强调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2016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启动了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四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是其核心,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和标准体系。以2023年为例,同一法人的评价机构开展的本批次绿色制造名单评价项目不得超过15项(绿色工厂、供应链、园区)。

1、绿色工厂:

已发布绿色工厂评价行业标准的(可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网站查看),按照行业标准要求进行评价,其他行业按照《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36132-2018)进行评价。重点用能行业优先推荐能效水平达到《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发改产业〔2023〕723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发改运行〔2022〕559号)标杆水平的工厂,其他行业优先推荐达到相应国家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先进值的工厂。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和预期性要求。一级指标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和绩效6大类,共细分为25项二级指标,总分共100分。二级指标包含基本要求和预期性要求两项。基本要求纳入绿色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的必选评价要求。

2、绿色园区:

绿色工业园区是以产品制造和能源供给为主要功能、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具有法定边界和范围、具备统一管理机构的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鼓励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开展绿色工业园区建设工作。

3、绿色供应链:

电子电器、机械、汽车等3个行业企业,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可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网站查看)进行评价,其他行业按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有关要求进行评价。打造绿色供应链,企业要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绩效,达到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链上企业绿色化的目标。

4、绿色设计产品:

遵循全生命周期理念,在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全面考虑原材料的选择、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和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旨在实现产品在能源资源消耗方面的最小化、生态环境影响的最小化以及可再生率的最大化。

申报好处:

1、国家荣誉。
2、财政奖励,工信部利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专项建设基金等相关政策进行扶持,推动政府优先采购。各地区作为财政资金支持重点配套资金支持。
3、绿色金融,绿色制造企业可获得相应的金融担保与信贷支持政策倾斜。
4、区别对待。部分地区纳入绿色工厂的企业,以绿色标杆企业的名义享受环保免检、冬季不限产等政策。

如何申报:

1、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评选每年组织评选一次,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开展年度绿色制造名单(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以2023年度为例,发布时间为7月21日。发布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的通知是在4月13日。

2、申报条件:

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未正常经营生产的;发生安全(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以“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准);被动态调整出绿色制造名单的;在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相关督查工作中被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被列入工业节能监察整改名单且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失信被执行人等。

绿色产品设计: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近三年无以下情况:发生较大及以上重大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事故、Ⅲ级(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在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相关督查工作中发现存在严重问题,被列入工业节能监察整改名单且未完成整改等。

3、网上申报:通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https://green.miit.gov.cn)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逐级通过市级,省级绿色制造要求,才能申报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企业,企业需提供企业自评价报告及第三方评价报告两份材料。

4、专家评审:工信部组织专家对推荐名单进行评审。

5、对外公示:按照优中选优、示范引领原则确定拟入围名单,向社会公示。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