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迪拜时间12月5日上午,能源基金会与
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和国合会秘书处在迪拜世博城共同举办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
碳中和之路及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专题
政策研究专家讨论会。本次会议是能源基金会“以切实行动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COP28系列活动之一,围绕全球多重危机背景下气候行动所遇的机遇与挑战,深入探讨通过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协同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以及如何加强国际气候合作和全球绿色贸易和供应链韧性,弥合全球气候行动与目标的差距。
会议邀请来自10余个国家、超过30个国际机构与智库的中外能源、气候、发展和金融等领域的专家参加。国合会特邀顾问、国合会气候专题政策研究外方组长、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国合会委员、欧洲气候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图比亚娜(Laurence Tubiana),国合会委员、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实践访问教授、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前总裁朱云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Lord Nicholas Stern)为会议致辞。会议由国合会委员、国合会气候专项政策研究中方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国合会特邀顾问、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未来项目研究主任、霍夫曼可持续特聘研究员、可持续促进咨询委员会主席李永怡,和儿童投资基金会东亚和东南亚区域气候主任、中国首席代表雷红鹏共同主持。王毅做会议总结。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全球面临经济低迷、能源短缺、气候灾害等多重危机,全球气候治理在多方利益博弈中受到绿色贸易壁垒和供应链竞争等因素制约。专家建议,需在多重危机中识别国际气候合作这一各方利益重合点,寻求协同路径,将短期促增长与长期促转型两个周期结合,在复苏和安全的基调里寻求绿色转型;应重视低碳转型中的系统性改革措施,在技术、资金、能力建设以及治理等各方面协同推进;建议低碳转型进程遵循
市场逻辑,重视市场和企业在转型实践中的经验反馈,以碳定价和碳税等激励手段推动务实有效的气候行动;应继续扩大多边发展银行清洁低碳领域的私营投资规模,完善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结构。同时,与会专家呼吁全球在贸易和供应链竞争中寻求合作共赢,促进中美欧与发展中国家在投融资和技术转移领域的共同合作,加强全球供应链韧性与绿色转型。
专家肯定了中国在推动全球低碳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期待借助近期中美“阳光之乡声明”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推动落实中美国家与地方省州层面的全方位国际沟通与合作,引领全球能源转型与气候治理跨越分歧,为COP30成功举行奠定基础。专家建议国合会气候变化专题政策研究继续为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提供及时和前瞻性的建议,进一步推动气候国际合作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