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好的能源”,似乎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最优解”

2023-12-7 09:56 来源: 南方+ |作者: 傅鹏 黄舒旻

  “呼吸的是空气,加入的是氢气,排放的是水。”

  氢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好的能源”,似乎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最优解”。

  但不可忽视的是,储氢技术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瓶颈,限制着氢能的普及使用。

  对于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来说,发展氢能既是产业结构调整所需,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起着关键作用。

  12月6日,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氢能产业大会暨首届广州新型储能产业大会上,广州“一口气”公布了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新动作,包括全市首家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出首台(套)国产化氢燃料电池系统“领航一号”、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启动京广港澳高速首段粤赣(广州-韶关-赣州)跨省氢长廊,35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项目签约等。

  眼下,全国“氢能热”一浪高过一浪,广州一步步在氢能源领域走出又稳又实的“广州路径”。

  跨省搭建“氢长廊”,有何玄机?

  大会现场,京广港澳高速首段粤赣(广州-韶关-赣州)跨省氢长廊的亮相,尤为受到关注。

  这段长廊总里程428公里,线路由广州出发,途经G4京港澳高速、G6011南韶高速、G45大广高速,经韶关抵达江西赣州,沿途在韶关进行卸货及补能,属于粤赣省际氢能重卡物流运输示范线路。

  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韬氢能”)总经理杨强介绍,线路采用广州市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领航1号”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作为动力输出,整车选用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的49吨牵引车。

  车辆的氢气供给由广东宝氢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韶关市韶宝物流有限公司负责广州-韶关段运营,江西顺章矿业有限公司负责在赣州-韶关段运营。整条线路运输的货物以钢材、水泥为主,将充分发挥出氢能源“重载长距”的优势。

  用氢能源拉货,有何不一样?杨强为我们算了笔账。

  “以每台车每天往返跑500公里为例。对标柴油车,氢能源每公里能节省5毛钱,跑一天就能省200多元;对标电动车,虽然每公里在运费上有差距,但可能要配800度电,那么电池的自重将达到4吨左右,货物的运输量会受限,而氢能仅需1.3—1.5吨,运输的货物量可以提升,进而弥补了运费上的差距。”

  这样算下来,使用氢能源的货车每天行驶500公里,一年总计将减碳3700万吨,在长距离重载运输上的优势便得以凸显。

  而针对运输途中的氢能补给,这条长廊也“拿”出了一套高效解决方案:以“子母站”的形式,设置韶关加氢母站和黎溪加氢子站、始兴加氢子站。

  “母站的氢气更便宜,所以可以在子站加比较少的氢,到了母站再加满。司机再往前行驶的时候,又可以再补充一点子站中相对高价的氢。通过循环梯次加氢的方式,控制用氢成本。”杨强解释道。

  据透露,云韬氢能计划于明年8月完成首条京广港澳高速的全线氢能车的物流贯通。未来,更多的货运车辆将用上清洁高效的氢能源,减少碳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氢舟”扬帆,广州启航

  在京广港澳高速首段粤赣(广州-韶关-赣州)跨省氢长廊上,为车辆提供动力的“领航1号”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不久前已经搭载于渣土车、搅拌车、牵引车等车型,首批车辆也在白云区投放试运营。

  以31吨氢燃料电池渣土车为例,该车辆布置有8个35Mpa(兆帕)氢气瓶,储存约40公斤的氢气,加满一次氢气车辆能持续行驶400公里。与传统的柴油燃料渣土车相比,氢燃料电池反应产物只有水,所以车辆行驶更加安静。

  从公交车、冷藏车到重型卡车,最近一段时间,氢能源已经逐步在广州道路上的一些“大块头”身上得到应用。

  今年以来,氢能产业在广州的发展速度也如同“开了挂”,一座座覆盖产业全链条的重磅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2月,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轿车全场景规模化示范运营项目落地南沙,“南沙氢跑”公共出行服务项目正式启动;

  3月,电氢智慧能源站在南沙小虎岛建成投产,在国内首次将固态储氢应用到电网领域,实现了从电解水制氢,到固态氢储存,再到加氢、燃料电池发电和余电并网;

  6月,现代汽车集团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在黄埔正式竣工;

  9月,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扩能改造(氢能二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明年1月下旬,东风启辰首款氢燃料电池车型“启辰大V 氢境”为主体的氢能源汽车将率先在广州花都区开启为期36个月的商业化示范运营。

  “氢”风阵阵,广州迎风而上。在6日的大会现场,又有35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项目举行了现场签约,如,白云区政府与三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氢能战略合作协议,荔湾区政府与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推动在穗设立区域总部,广汽日野公司与广东原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署了广汽集团物流体系1500台氢能物流用车战略合作协议等。

  “黄金赛道”上,广州胜算几何?

  “氢能未来可能成为10万亿元的产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上的一席话,获得了在场几乎所有与会从业者的认可。

  这条“黄金赛道”上,如今已满是“摩拳擦掌”的竞争者。广州的胜算几何?

  先来盘一盘广州的“家底”。

  事实上,广州已经跻身第一梯队。2021年底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发布了《氢能城市发展潜力排行榜》研究报告,该报告对我国285个城市的氢能发展潜力进行了研究,广州排名第4。

  取得先发优势是广州筹谋多年的结果。早在2019年,广州就发布《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办法》,当时综合扶持力度全国最大,确立了广州发展氢能产业的政策信号。

  如今广州对于氢能产业的政府扶持已成体系。

  此前,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目前正进一步研究制定关于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获得国家、省发展改革部门认定的创新载体、试点示范项目给予奖励,对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新型储能重大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支持,带动一批新型储能项目在广州落地。

  目前,广州部署了21条产业链,其中,氢能产业正是广州新能源千亿级产业链的重要抓手。从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来看,广州储能和氢能龙头企业众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带动上起到引领作用。比如在制备环节,广州就有广州石化、广钢气体等龙头企业,在源头上就保障了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州汽车产业发达,提供了广阔的储能发展应用场景。”广州恒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翀还表示,广州还能带动周边的佛山、东莞、阳江等城市协同发展。

  以广州为圆心,空间集聚效应已然显现。在2021年底出炉的“中国氢能示范城市政策竞争力15强”榜单上,广东4座城市佛山、广州、深圳、云浮上榜,数量居全国之首。城市间的产业协同,将进一步助力抢抓氢能的新机遇。

  关键技术研发也是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参考的关键因素。广州坐拥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其在燃料电池材料、电解水技术等领域均有建树。

  为有效集聚广州市新型储能与氢能人才,吸引国内外优秀新型储能与氢能人才,广州市新型储能与氢能人才联合会已成立,目前约有会员单位50家,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