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文:形成以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生态化产业道路,是符合中国现代化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2023-11-2 10:42 来源: 凤凰卫视

为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远景及全球减排目标,呼应即将在迪拜世博城举行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凤凰卫视、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及落基山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RMI)于2023年11月1日-2日主办第三届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主题为“共绘 共筑 共赢 可持续未来”。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 Team)、凤凰网联合主办本次峰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国身份参与。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阿联酋驻华大使侯赛因·本·伊卜拉欣·哈马迪、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等近80位嘉宾出席峰会,就绿色可持续未来、气候投融资模式创新、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低碳发展、零碳旅游及智慧出行、重点行业供应链绿色转型、食品行业与消费品行业的低碳转型等话题分享、交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局二级巡视员李晓文在峰会致辞。

李晓文表示,中国与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不同,采取“边发展边治理”的模式,通过着力打造更低能耗、更高能效的工业体系,同时兼顾环境污染防治和降碳减排,形成以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生态化产业道路,是符合中国现代化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谈到我国绿色转型制约及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时,李晓文指出社会各界需要集中力量突破绿色低碳技术难题,包括非化石能源应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减碳技术突破、降碳技术研究、末端技术资源开发等行业难题,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和血脉也将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为绿色发展持续发力。

最后,在提到绿色金融发展的重点领域方面时,李晓文指出,金融机构目前已采取多项措施在气候减缓、适应气候变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气候友好型的绿色金融产品,不断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气候风险的管理水平,持续推动绿色发展。

以下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局二级巡视员李晓文峰会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也非常荣幸能够受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邀请来参加今天的国际气候峰会。我们知道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其实也看到对绿色金融在中央金融工作会上也有一些部署,我们金融监管总局正在认真学习领会,下一步就绿色金融工作再做一些相应的谋划和发展。

刚才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也对金融管理部门在发展绿色金融,绿色低碳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应该做的工作提出了几点期望,我们也非常感谢世界自然基金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最有影响力的NGO组织之一,关注到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同时对我们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有所期盼,我们也会认真研究相应的他们一些好的建议,在我们工作中看怎么样能落实采纳。

就今天这个论坛的主题,气候投融资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这个主题,我想今天就以下三个方面来跟大家做几点分享,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认识。

第一个,绿色低碳发展是我们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众所周知,当前全球各国共同关切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气候变化问题,这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绿色低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这也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我们从十八大以来就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我们提出了“双碳”目标,并逐步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我们也看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因此说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我们知道气候变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有温室气体超量排放有关,也和工业化进程当中的环境污染有关。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有我们自身的一些特点。我们仍然处在工业化进程当中,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短期内还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撑,因此与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不同,我们坚持“边发展边治理”同时兼顾环境污染防治和降碳减排。

第二,我们减碳的重点是在能源领域和工业生产领域,发达国家可能主要是在农业领域、生活领域、消费领域,最主要是因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煤炭、钢铁水泥、家电等工业产品的产量超过了全球总产量的半数,中国的工业不仅仅服务本国,还服务全世界。区别于发达国家自然碳达峰、缓慢碳中和的路径,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虽然还处在缓慢上升的阶段,实现“双碳”目标压力和动力共存。所以要让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需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我们看到在9月22日,我们国家召开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大会,就是要着力打造更低能耗、更高能效的工业体系,形成以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生态化产业道路,以绿色发展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个,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是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两大重点。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和血脉,在推进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当然也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是全球绿色金融政策体系较为完善完备的国家之一,多年来我国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政府引领和市场探索之间形成了有效互动,在应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持续发力。

第一,金融支持技术创新,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当前我国绿色转型的制约其实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的比重还偏高。2、低碳技术的创新滞后于减碳的需求。3、循环经济的实现层次还比较低。所以要解决这些制约问题,就要集中力量突破绿色低碳技术难题,要进行非化石能源的应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先进电网和储能绿氢减碳等源头减碳技术的突破,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过程降碳技术研究,二氧化碳先进高效捕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固碳等末端技术的资源开发,技术创新、研发和推广环节很容易面临资金不足、技术转化难、技术应用成本经济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银行机构可以结合绿色技术企业发展阶段特点、金融需求和风险特征,丰富科技信贷服务模式,通过加大知识产权的质押贷款、合理的信用贷款投放、规范开展保单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等等业务提升绿色技术企业融资可获得性,保险机构可以通过完善科技保险产品体系,形成覆盖绿色技术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保险保障,丰富知识产权保险业务品种,还有一些其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发挥自身的特点,为绿色技术企业提供像融资租赁、股权融资等等专业的金融服务。

第二,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夯实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的产业体系以高碳产业为主的格局可能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绿色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占比还不太高,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时代的工业化一定是绿色低碳的工业化,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质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包括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个过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历来高度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制定发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文件,这个政策涵盖了监管要求、数据统计、考核评价、分类指导等方面,促进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金融。一方面加大对绿色制造、清洁能源等产业和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支持钢铁、煤炭、化工有色等等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金融对绿色发展的支持,目前在不断地扩大,我们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二季度末全国的21家主要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接近25万亿元,同比增速在33%。我们也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来测算,我们的信贷支持的绿色项目在建成之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过4亿吨,减排的二氧化碳超过10亿吨。我们的绿色保险为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绿色产业绿色生活提供保障,保费收入接近1160亿元,赔款支出接近411亿元,保险资金通过债券、股票、保险资管产品等方式投向绿色发展相关产业的账面余额接近1.7万亿左右。

第三个,气候投融资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刚才丁辉处长也提到,这两年生态环境部在牵头,我们几个部门,包括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产业主管部门在内,都在加快构建气候投融资的政策体系,指导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资的试点工作。我们金融监管总局也是加强了对气候投融资统计监测,将气候投融资等项目纳入绿色融资和绿色保险的统计支持范围之内,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社会治理和风险保障。

从目前来看,其实气候投融资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色信贷、绿色贷款的占比当中接近九成都是气候投融资,可以说气候投融资的支持对象正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气候减缓方面,金融机构通过银行贷款、债券、基金、信托,向低碳技术研发等领域提供了关键的资金支持,保险机构为绿色产业或者项目发展提供财产险、责任险、意外险、保证险等一揽子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金融机构通过强化适应气候变化的投融资和保险保障,增强产业和基础设施在极端条件下的韧性,提高农业、水资源、林业、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领域的气候适应能力。比如说巨灾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等,都有助于降低气候风险的损失。

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未来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从中国来说,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的预测,如果我们要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他们测算的国内总资金的需求规模大概在139万亿元,长期的资金缺口每年都在1.6万亿元以上,当前金融机构绿色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但是也在10%出头,应该说还是有待于提高。所以气候投融资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还将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各位来宾,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会同相关部委加强监管协同,做好气候投融资工作,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气候友好型的绿色金融产品,不断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气候风险的管理水平,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同时也感谢大家,并且预祝本次峰会圆满成功!谢谢!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