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s)是指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为实现协定提出的全球行动目标,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的参与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包括温室气体控制目标、适应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新的或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于2020年提交,此后每5年提交一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数国家延迟提交。国家自主贡献代表了一个国家的
减排意愿和目标。
2015年左右,共有193个缔约方提交了预期的国家自主贡献 (INDCs),大部分国家在批准《巴黎协定》后,其INDCs已自动转为 NDCs。部分国家在无条件的NDC之外还提出了有条件的NDC目标, 只有得到资金和技术援助,才能实现更高的减排目标。我国根据自身 国情、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际责任,于2015年6月30日向联合国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而且中国自主减排目标不附件任何条件,包括:二氧化
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为实现到2030年的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行动目标,我国还明确提出了体制机制、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经济
政策、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强化政策和措施。
中国国家自主贡献
截至2021年2月20日,有8个国家提交了第二轮更新NDCs。2020年12月,欧盟通过了 2030年相比1990年减排55%的新目标。英国脱欧后拟独立提出到2030年相对1990年减排68%的新目标。在 2020年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包括: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