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气候大会上的各国家之间都有哪些明显的分歧

2014-12-10 00:11 来源: 北京环境交易所 |作者: 申丽娜

  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会议(COP20)暨《京都议定书》第10次缔约方会议(CMP 10)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然而谈判第一周,就遇到了瓶颈。发达国家希望将“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INDCs)仅仅定义为气候变化减排,或主要聚焦在减排上。发展中国家则希望将INDCs的范围扩大至所有元素,包括减缓、适应、技术、资金、能力建设和信息透明度6个要素。

  随着对草案审议的推进,分歧也逐渐清晰。欧盟已经提前亮出底牌,强硬地表示,不能允许最终INDCs中出现关于“气候变化适应”的语言存在。希望能够通过强有力的规定、程序和机构来执行法律,并保证对于未来的可确定性和可靠性。并希望此全球性法律协议是针对所有国家的。

  欧盟这一立场同美国谈判团队所希望的“自助餐模式”有较大区别。自助餐模式即明年的巴黎协议将包含一些有法律约束力的元素,但是允许各国自由制定其减排的范围和步伐,将导致最终无法达成将全球升温维持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

  同时,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高风在利马表示,发达国家认为各国提交的信息应该是一样的,且主要内容就是减排;中国则认为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各国提交的信息应该有所差别,其中减缓、适应、技术、资金、能力建设和信息透明度6个要素要平衡反映,缺一不可。

  利马气候大会过半,各方围绕关键议题的磋商紧锣密鼓,力争今日达成一份包含各个要素的新案文供第二阶段部长级会议商讨。希望利马大会能取得预期成果,为巴黎气候大会做好准备。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