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林业碳汇管理的趋势展望

2014-12-9 14:49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第一,研究确定中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区域布局。CDM框架下的造林和再造林与一般意义的造林有很大的区别,这首先体现在造林地的选择上。选择什么样的造林地块,既满足国际规则又符合国家利益,同时还要考虑社区群众利益最大化。因此,需要找出林业碳汇项目的优先区域。而优先区域的确定,要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依据。我国林业的六大工程主要营造的是生态林,其选择依据或者是大江大河的上游,或者是风沙严重或生态脆弱的地区等。而碳汇意义下的造林,不仅要符合《京都议定书》的基本规定,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项目实际产生的汇的价值。相关研究显示,不同的地带,比如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植被的生长状况和碳汇能力是不同的,立地条件的不同也导致了不同地带基线和额外性的重大差别。而且,根据目前国际上的不成文标准,一个碳汇项目是否能成功通过核准和认证,主要看其效益的多样性,即除了有汇能力减缓气候变化外,还要有促进社区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要求。那么,在确定了我国造林再造林的碳汇区域分布后,一个相关的重要工作就是选择适宜树种和合理配置。不同树种的生长周期和碳汇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即便是同一树种的不同品种也相差较大。如在巴西普朗特碳汇项目中,实施者就很重视优良种苗的选育。他们共收集了1000多种桉树品种,通过筛选,选出了最优的无性系进行扦插繁殖,使得桉树人工林单位面积生长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在实施碳汇项目中加以借鉴。

       第二,探索建立与实施碳汇项目的区域布局相配套的管理政策。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只有高效的制度设计与基础的市场配置相结合,才能有望产生现实情况下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管理政策正是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林业碳汇项目而言,在区域布局确定之后,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政策,对具体的项目实施进行管理和规范。管理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层次的利益相关者,体现整个管理政策的层次性。比如,在国家管理层次,应该有关于气候变化和林业碳汇方面的总体指导性意见;在各个省市地区层次,设立相关管理的归口单位并制定确切的项目计划安排;在各个社区,管理政策的设定需要充分考虑到社区居民就业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社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等,能确实给社区带来多种实在效益。管理政策的内容应该从政治法律、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文化习惯等方面具体展开。(1)项目的开展需要有政治保证和法律规范,因此,必须加强和健全生态效益补偿和林业发展的法律法规;(2)管理政策的制定要充分结合经济发展的大局,考虑可能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3)要体现管理政策与社会生活,文化习惯的相适性,形成适合项目地区的本土化管理方式,引导社区民众积极广泛参与。

       第三,逐步建立林业碳汇项目内部管理和运行程序。实施林业碳汇项目,和一般工业减排有许多区别,特别是如何选择项目实施地点,以何种组织形式实施项目,项目实施是否能够推进当地林业发展,并调动当地群众管理森林的积极性,如何合理确定碳交易收益,如何在项目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处理好项目和周边社区群众的利益关系等,都需要我们结合试点项目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适合林业特点的碳汇项目管理办法,形成相应的运行程序和相关的技术标准。为此:需要成立林业碳汇项目专家咨询组,组织专家对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提出初选意见,为项目实施的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咨询,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总结,为规范项目运行、管理程序,建立和健全技术标准提供建议。

       第四,加强相关科学研究,培养我国林业碳汇专家队伍。林业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除了造林再造林可以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外,加强森林管理,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我国森林整体功能,也将增强我国森林的碳汇功能,同时,保护湿地、防止森林火灾,控制森林病虫害,延长木材使用寿命等,都会对缓解气候变化产生积极作用。但是,如何在今后国际谈判中,注意发挥我国林业潜在的优势,既有利于发展林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争取并掌握主动,必须加大对上述问题的科学研究,从而为在谈判中采取何种立场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目前,从总体来看,对林业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关注不够,从事这方面的科研的人才相当缺乏,熟悉碳汇及其相关项目管理的人才更少,亟待通过加强科研和项目实践活动,促进这方面人才培养:一是结合实施碳汇项目,适当引进国际专家,让国内专家和国际专家共同工作,边干边学;二争取国家科研项目在林业碳汇研究领域给予更多的支持,促进更多的专家研究和关注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问题,逐步培养一批这方面的专门人才;三是加强高等院校的相关学科建设,培养和造就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林业碳汇方面的复合性人才,保证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性。

       第五,探讨通过碳交易推进林业发展的机制创新。通过林业碳汇项目,实现碳交易,完成生态效益市场化的价值补偿,这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模式取向。林业发展的机制创新,包括市场机制的创新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市场机制的创新有:产权界定的探讨、融资渠道的构建、交易规则的确定、以及利益分配的选择;管理机制的创新有;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力资本的连续以及管理政策的安排。林业碳汇项目本质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化的问题。目前,有关林业碳汇问题的探讨还处在初级阶段,更多是国际规则压力之下的,由非政府组织和一些有影响力的私人公司在做的所谓京都市场。国内的情况也是政府部门和NGO在合作做一些试点项目,均未形成活跃的志愿者市场。碳交易志愿者市场的扩大是未来林业发展机制创新的关键,是林业建设中生态效益市场化问题的一个有益尝试和探索。(完)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