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碳中和”主题调研行——外国友人看内蒙古“双碳”行动:从一块煤炭读懂一座城

2023-7-6 09:42 来源: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作者: 刘艺琳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作出的郑重承诺。为向世界讲述中国绿色发展故事,展现中国低碳转型发展取得的成就,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人民网策划“你好,碳中和”主题调研行,调研团队日前分赴中国六座城市调研节能减排项目、低碳生活方式配套产业发展情况。

风吹草原,夏日清凉。

6月底,由外籍专家、留学生、媒体记者组成的调研团队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来到内蒙古能源大县准格尔旗,从一颗准格尔煤炭读懂内蒙古的“双碳”行动。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内蒙古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承担着绿色转型的重任。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煤炭资源丰富。依煤而立,2022年,准格尔旗GDP超过1300亿元,位列内蒙古自治区之首,排在西部地区第二名,是内蒙古不折不扣的经济强县。

传统产业稳中有进,新产业层出不穷,准格尔旗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头。

“在这里看到的一切都令我非常意外,烧煤竟然不会产生对环保有害的事情。”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国籍留学生韩齐乐在内蒙古久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后感叹,“我本来以为煤化工厂会产生很多污染,但是这里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并重复利用排出来的二氧化碳继续生产等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真的非常令人吃惊。”

同样大吃一惊的还有来自华侨大学的安哥拉籍留学生卫宇达。“一块黑乎乎的煤竟然可以变成白色的食品保鲜膜!煤炭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兼顾了环保低碳,令人惊喜又意外。”

不仅是煤炭本身,煤矿周边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魏家峁煤电公司厂区,天蓝树绿,连片的光伏板布局在厂区建筑屋面。外籍专家、留学生在电动重卡移动换电站前仔细聆听北方魏家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飞的讲解,频频提出疑问。

“屋顶光伏产生的绿电除了用在换电重卡上,还会用在什么地方?”“移动换电站相比固定换电站有哪些作用?”……来自比利时的人民网法语专家晓琳提出一连串问题,张飞一一作答:“绿电主要用于厂区内。因为露天矿在不断移动,需要挖掘、填平、移动、再挖掘,相比而言,移动换电站要更加灵活更高效。”

“一辆巨大的矿卡车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完成换电,这速度非常令人吃惊。”晓琳说:“交流过程中,我感受到在中国、在内蒙古,这样的屋顶光伏、绿色矿山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一路向北,准能集团的露天矿已经变成了生态公园。昔日尘土飞扬的露天矿,如今植被苍翠,空气清新,满眼绿意望不到尽头。站在公园的草地上,韩齐乐深呼吸,满眼惊奇:“真的很难想象这样的产业能如此环保,开采煤矿的公司们会这么努力。”晓琳说:“煤矿就来自大自然,他们在开采后再重新种上植物,就是还原了自然本来的面貌。”

韩齐乐尝试转了转“退役”矿卡的方向盘,目视前方,神情专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小汽车要插上那个高高的旗子了,因为这个矿卡车实在是太高了,不然根本看不到那些小小的汽车。”

“我一直觉得煤矿和环保是相反的,但这在里,这两者融合的很好。”卫宇达说,“在内蒙古环保的方法越来越现代化,公司们也越来越重视降碳环保。”

“脚下有煤炭,头顶有风光。”准格尔旗正在跳出煤炭开采舒适区,转型发展新能源。天合光能内蒙古天晟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明说,内蒙古的优势以前叫做“羊煤土气”,现在正在向“追风逐日”转变,当地政府对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所以我们就把光伏组件工厂布局在了这里。”

卫宇达说:“通过介绍我也了解到天合光能不仅仅服务中国国内,他们还很国际化,产业布局泰国、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在国内发展,更把这些优势分享出去,我觉得特别好。”韩齐乐也表示:“希望企业之间可以增加沟通,把节能减碳的方法和经验更多地分享出去。”

“想象中的内蒙古人烟稀少,生活方式很传统。”晓琳笑着说,“实际来到这里才发现内蒙古的生态环境良好,工业如此环保而现代。未来有机会会带着朋友们再来。”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