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振华重工: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过程

2023-7-4 10:21 来源: 中国环境报理事会 |作者: 刘振东

绿色高质量发展背景与目标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ZPMC)是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知名企业,为国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控股方为世界500强之一的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并在上海及江苏等地设有9个生产基地,占地总面积1万亩,总岸线1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5公里,承重码头3.7公里,是全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机械重型装备制造商。公司拥有25般6万吨~10万吨级整机运输船,可将大型产品跨海越洋运往全世界。

上海振华重工以绿色发展为准则,不断推进企业节能环保和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公司持续获得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建立“保护环境,预防治理,全员参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环境保护方针,研发使用新能源的绿色产品,推进公司环保治理设施升级改造,积极申报地方环境保护示范企业和治理项目,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绿色产业,探索“无废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过程

以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上海振华重工从提升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理念到落实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等方面,将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履行中央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责任。

绿色发展理念学习与部署

公司领导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班等形式,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公司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建立公司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

上海振华重工每年组织环保主题培训、碳排放管理等专业化培训,对下属管理层和管理人员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宣贯,通过“节能环保月”“六五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组织开展知识竞赛、评优表彰等相关的活动,增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氛围。

此外,上海振华重工在近几年陆续印发了《节能环保三年行动方案》《推进环保管理“五个到位”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等专项工作文件,在中交集团内部申报装备制造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分中心,部署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绿色高质量发展实践

绿色设计

上海振华重工设计研发了3E级岸桥、环保型散货机械等产品,从产品设计源头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2011年起,上海振华重工创新研发3E级岸桥,即“经济”“高效”“环保”超大型起重机,使设备大梁迎风面积减少17%、自重减轻15%,达到了减重和降低风载荷的双重作用,符合低碳减排的轻量化理念。2016年,已向用户交付了自主研制的3E Plus超大型岸桥。

长期以来,矿石、煤炭等散料卸船作业引起的粉尘一直困扰着电厂等码头,影响周边生活和生态环境。为解决该问题,上海振华重工陆续推出了链斗式连续卸船机及环保型螺旋卸船机,结束了散货露天搬运作业不可避免扬尘污染的历史,开创了散货搬运装备环保高效新时代,助推散货装卸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绿色能源

上海振华重工针对产品使用传统能源产生的污染问题,研发了使用太阳能光伏、电力驱动的产品,从岸桥到轮胎吊,推进了绿色能源的普及利用,还为客户现有的柴油机组设备提供“绿色改造”方案。

一台30千瓦岸桥太阳能光伏电站,可实现年均发电量约4.5万度,每年减少约47吨二氧化碳排放,助推清洁能源燃料加注方面的技术发展与规模化建设。

轮胎吊作为码头堆场的“主力军”,多采用大功率的柴油机组作为动力装置,通过改造为电容以及锂电池等动力搭配小的柴油机组,柴油发电机组的功率配备从传统的大于400千瓦降低到50千瓦或更低,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确保了作业效率。

目前,国内外港口的传统柴油机驱动场桥保有量巨大,随着绿色港口的建设以及设备使用年限的逐年升高,客户改造升级的需求逐渐增加。为此,振华重工推出了旧场桥“油改电”改造升级业务,针对不同用户制定了多种“油改电”方案,包括加装电缆卷盘或集电小车、油电混动改造、纯电池驱动改造等升级方案,通过摒弃原设备老、旧大功率柴油机,更换环保能源,显著降低码头排放量。此外,设备改造后还可实现无缝电源切换,司机不再需要漫长电源启动等待时间,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目前,上海振华重工已陆续完成了上海港、厦门港、天津港、大连港、京唐港等多个场桥零排放的绿色码头。

 绿色“智慧港口”

随着发展模式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港口势在必行,上海振华重工自动化码头系列产品成为绿色港口的代表。截至目前,已参建厦门远海、青岛港、上海洋山港四期等多个国内自动化码头,以及意大利瓦多港、阿布扎比哈里发港、印度阿达尼等海外自动化码头的建设。

以上海洋山港四期项目为例,其使用的三大装卸设备——岸桥、轨道吊、自动化引导小车(AGV)均采用电力驱动,码头装卸、水平运输及堆场装卸环节完全消除了尾气排放问题,环境噪声也得到极大改善。与此同时,装卸行程的优化以及能量反馈技术的大量采用,也将进一步降低码头的能耗指标。洋山港四期的装卸生产设计可比能源综合单耗仅为1.58 吨/万箱,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港口内场建造了自动化换电站,配备20台200千瓦的充电机。换电站采用全锂电池换电技术,绿色环保、智能可靠。整个充电过程零排放,可节省能耗40%以上。

绿色制造

上海振华重工自2020年以来,投入近10亿元升级改造环保治理设施,在公司下属各单位生产车间预处理生产线推行油性漆改水性漆的源头替代、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总装后复涂、升级改造超过10套废气治理设施、建设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在产品拼装场地实施雨水收集治理、规范化开展固废危废管理、建设5座厂界环境监测站以及10余个自动监测微型站落实企业自行环境监测。公司在2022年下发了18个智能制造装备升级项目,其中12个是关于自动化焊接、涂装、机器人作业等相关内容。2023年,公司将选择典型的自动化生产线,将生产与数字技术融合,推进产业数字化试点。

绿色产业

上海振华重工探索绿色发展新动力,致力于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等绿色产业,同时在公司下属各单位车间厂房顶部安装太阳能光伏,进一步提高绿色能源的利用率。2017年至今,公司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共投资建设26个项目,总装机容量约72MW,产生绿色电力2.4亿度,项目金额合计达到3.66亿元。2022年,公司与中交产投合资成立中交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后续将通过中交光伏承接新能源建设项目。另外,上海振华重工结合上海市关于建设无废城市的工作部署,积极探索固体废弃物原位处置的“无废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取得的成果、意义和评价

上海振华重工产品已进入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岸桥产品市场占有率仍达70%以上,连续25年保持世界第一,累计参与了全球70%以上自动化码头的建设,得到全球客户的赞扬。上海振华重工累计向全球提供了近万台港机设备,当前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0的港口都在使用振华重工的港机产品。

上海振华重工“不欠债离岸”振华管理模式获得中国质量奖,承建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知名奖项。近年来累计专利授权500多项,共发布国家、行业规范20余项,共有60余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公司主持和参与制修订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共计60余项。

2019年,上海振华重工21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认证体系(IECRE)全球首张电站设计及质量认证证书。上海振华重工下属的太阳能光伏承建单位连续4年获得光伏系统集成商“年度之星”称号。2021年至2022年,上海振华重工多家下属单位获得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以及地方污染防治资金超过3000万元,下属3家单位分别获得地方政府颁发的环保示范性企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等荣誉。2022年,上海振华重工两个项目入选上海市重点行业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料和产品替代示范项目;公司建设的三峡如东海上换流站项目获得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初期雨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智慧管理项目获得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