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
减排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在
政策层面和成本层面都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欧洲各国为实现巴黎协定,纷纷预定在2025年后将逐步取缔燃油车,全面禁止出售汽油车和柴油车。我国
海南表示将在2030年禁售燃油车,成为中国第一个宣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省份。
从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化速度在加速。据安永预测,欧洲、中国和美国
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将在12年内超过燃油车销量;据中汽协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增速40%以上。
成本方面,动力电池领域过去这些年出现了类似摩尔定律的成本下降曲线。
IT领域在摩尔定律影响下,每年的单位计算成本下降约30%;电池领域过去十几年大概平均每年发电成本下降18%左右。所以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在成本上越来越有优势,而且似乎这个趋势还没有停止的迹象。
2020年,新能源汽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在这一年市场逐步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不仅是在性能上具有优势;在成本方面既使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也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从高额补贴到补贴逐渐退坡,到与燃油车成本持平甚至更低,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在曲折而迅速的发展中得到了验证。
气候
问题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其破坏性是全球性的、文明毁灭性的。但是,由于
碳排放污染的外部性,而且解决问题的成本巨大,如何让全球各国达成共识,面对人类共同的敌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以说,没有共识就没有解决方案。而达成全球共识的基础是中美两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首先达成两国之间的共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气候问题是人类的灾难,但从战争与和平的角度上看,反倒能起到促进中美合作的积极作用。
除了新能源科技的进步之外,大幅增加碳排放的成本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核心要素。无论是碳税还是
碳交易,都是为了增加排放的成本。由于碳排放的普遍性,这种成本的增加将会影响到社会的所有角落,并不局限于工业或是新能源企业。
全球气候问题正在掀起一场
碳中和以及新能源的革命,其规模和重要性不亚于我们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IT革命。
如何未雨绸缪,走在低碳时代的前沿,是每个国家、每个企业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