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主产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2014-11-8 19:15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农产品主产区包括《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产品主产区,以及各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其他农产品主产区。

       减缓方面。农产品主产区要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保护耕地,积极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限制进行高强度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县城为重点,推进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控制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沼气、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鼓励引导人口分布适度集中,加强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形成人口大分散小聚居的布局形态。

       适应方面。提高农业抗旱、防洪、排涝能力,加大中低产田盐碱和渍害治理力度,选育推广抗逆优良农作物品种。提高东北平原适应气候变暖作物栽培区域北移影响的能力,加强黑土地保护,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适当扩大晚熟、中晚熟品种比重,大力发展优质粳稻、专用玉米、高油大豆和优质畜产品,扩大品种栽培界线。

       加强黄淮海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压缩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开采量,有条件的地区要开展地下水回灌,增强水源应急储备,开发替代型水源,促进适应型灌溉排水的设计和管理。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棉花、专用玉米、高蛋白大豆。加强汾河渭河平原、河套灌区农田旱作节水设施建设,促进水资源保护和土壤盐渍化防治,合理利用引、调水工程,积极发展山区水窖,建设淤地坝,控制水土流失。加强华南主产区近岸海域保护,健全沿海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提高沿海地区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积极建设优质水稻产业带、甘蔗产业带和水产品产业带。提高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抗旱能力,积极发展绿洲农业,保护绿洲人工生态,构建局地小气候。保护性开发利用黑河、塔里木河等河流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设施和节水农业。(完)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