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碳交易网讯:城乡建设。城乡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新城选址、城区扩建、乡镇建设要进行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积极应对热岛效应和城市内涝,修订和完善城市防洪治涝标准,合理布局城市建筑、公共设施、道路、绿地、水体等功能区,禁止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保留并逐步修复城市河网水系,鼓励城市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地建设采用渗水设计;加强雨洪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加强供电、供热、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提升建造、运行和维护技术标准,保障设施在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平稳安全运行。
水利设施。优化调整大型水利设施运行方案,研究改进水利设施防洪设计建设标准。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干流综合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提高水利设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障设施安全运营。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加强交通
运输设施维护保养,研究改进公路、铁路、机场、港口、航道、管道、城市轨道等设计建设标准,优化线路设计和选址方案,对气候风险高的路段采用强化设计;研究运用先进工程技术措施,解决冻土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建设
难题,加强对高寒地区铁路和公路路基状况的监测。
能源设施。评估气候变化对能源设施影响;修订输变电设施抗风、抗压、抗冰冻标准,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对电网安全运行、采矿、海上油气生产等的气象服务;研究改进海上油气田勘探与生产平台安全运营方案和管理方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