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信用有哪些基本属性?

2014-10-27 13:27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中国碳交易网讯:国内关于碳信用属性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说法:《资源节约与环保》名词解释专栏指出,碳信用已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目前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已开始显现,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碳信用实际上是“低碳交易+ 金融属性”:一是低碳或碳排放权交易具有准金融属性,能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二是通过大家追逐碳信用的收益性而推动低碳发展,从而影响更加广泛,如产业发展、生活方式、社会环境;据业界人士指出,温室气体排放权作为一种准物权,其财产权属性正逐步得到学界的公认;据业界人士分析碳排放权的市场和非市场属性,从它的两个属性角度指出全球碳排放权的公平分配要考虑三个层次的碳排放权:个人基本需求的碳排放权,社区、国家统一支配的碳排放权,市场配置的碳排放权。

       商品属性

       碳信用作为一种商品已成为共识,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其价格信号功能引导经济主体把碳排放成本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促使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表现出其重要的商品属性。上到国际层面《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条约、协议签订的强制减排,下到各国对该国各产业限制排放各种法律条例,一系列的强制性规条造就了碳排放额度的稀缺性,同时产生了规范市场与非规范市场上对碳交易的需求,也就是交换价值。现在,无论是三种减排机制的巨大交易量,还是二级市场上自发交易的发展趋势,碳信用的交易情况都是成功的。在这些交易市场上碳信用被作为商品在买家与卖家间一次次易手,买卖双方各取所需。碳排放权已经具备了商品的一些属性,因为碳排放权既能够在现货市场进行交易,也能够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而且,在供求关系上也可以由不同碳信用种类的价格涨落反映出来。在碳交易机制下,其价格信号功能引导经济主体把碳排放成本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促使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随着碳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碳货币化程度的提高,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属性

       首先,碳信用具有货币化的潜质。由于碳信用在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其减排成本很高,而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同一减排单位在不同国家间存在比较优势,产生高价差。与此同时,《京都议定书》的制定使低碳排放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约定条件,各国家地区之间的减排任务差距较大,国际市场上的碳排放交易越来越多,碳排放的交易价格也逐渐上涨,全球碳交易额从2005 年的108 亿美元增长至2009 年的1 260 亿美元,增长了120 倍,且2012年有望超越石油成为世界最大宗商品。高价差和巨大的供需市场使得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在国际资本市场流通。随着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不断膨胀和交易平台的国际一体化,为碳信用在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的计价以及国际结算方面奠定了基础。

      《京都议定书》三大灵活性机制,奠定了“碳信用”的法律基础和商品属性。碳信用交易将碳排放额度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具备商品属性进行公开交易,是实现碳减排的核心经济手段。作为一种特殊而稀缺的有价经济资源在资本市场流通,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逐渐由商品属性向金融属性过渡,体现在金融资产属性、金融资源属性、金融功能属性三个方面。金融资产属性体现在碳排放权的“准货币化”特征和金融工具特征,金融资源属性可以从稀缺性和产权角度来说明,金融功能属性体现在成本收益转化、资金融通和风险转移等方面。

       在规范的碳信用市场,价格仍是核心机制,市场均衡和均衡价格最终会形成,所有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都是相等的,从而激励碳信用市场能够以最低成本实现既定的减排目标。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