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保参与者的痛点看环保产业中有待挖掘的投资赚钱商机

2014-10-16 21:40 来源: 中国环境产业网

环保产业的主要参与者有政府和排污企业(均为甲方)、环保企业(乙方)和民众(实际受益者),目前这四者都有痛点,解决痛点本身就伴随着投资机会。 

一、政府、排污企业、环保企业和民众的痛点

1、政府之痛

中国环境压力,不能承受之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但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三高一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重投资产业,这种发展模式已经造成了中国环境的重污染,并且积累下的恶果在进入“十二五”之后逐渐显现,严重制约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目前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不是治不治的问题,而是不得不治的问题,几乎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压力最大阶段。

环境问题已成为政府决策的头疼问题:考虑到中国经济之前的增长模式,环保和经济增长是对立的,环保长时间处于被动需求状态,这就导致了政府对于环保的不作为以及利用环保寻租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但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无以为继以及本届政府定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大方向后,环保对于政府政绩的考核已经与经济增长同等重要。但是由于欠账过多以及经验不足,如何治理环境成为政府头疼的问题,经常发现钱花了、但没啥用。

环保投资哪里来:目前环保产业主要模式仍处于工程和投融资类型,投资规模不算小,考虑到中国大多数地方政府本身缺钱的现状,因此目前政府思考并且头疼的问题在于环保不得不做但是投资从哪里来。

2、排污企业之痛

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中国目前的排污企业,大多数是传统粗放型经济模式下的产物,在传统经济无以为继的背景下,需求下滑和产能过剩带来的共振使得这些行业困难重重,再加上国家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大方向的进一步明确,更是对排污企业本身的经营雪上加霜。

环保压力给排污企业又增加一道枷锁:在传统经济模式下,部分地区政府在经济优先的驱使下,对于排污企业的违规超额排放熟视无睹。但是目前伴随着环保产业地位的提升,环保成为排污企业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且随着标准的越加严厉,排污企业面临的环保成本也会逐渐提升,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对于排污企业又增加了一道枷锁。

3、环保企业之痛

关系之痛:目前环保的买家主要是政府和污染企业,而作为环保企业这一卖家,目前看核心竞争力和独特的商业模式并不多,同质性竞争严重,这使得在环保竞争圈中,比拼的更多是关系,即使有企业具备核心的技术能力,也难以实现一招鲜。

钱之痛:在中国现阶段,环保仍属于被动需求,买单人以政府和排污企业为主,但目前中国经济景气度下滑,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大,污染企业也都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导致效益差的现状。因此地方没钱+企业没钱+被动需求成为环保企业收款难的主要原因,虽然政策给力推动订单的释放,但是钱的问题导致企业在拿单以及执行订单方面举步维艰(尤其是中小企业)。

技术之痛:中国的环保产业前几年都在走“资本+关系”的路子,技术并不是产业的核心要素,专注技术的企业并不多,多数企业认为只要有钱有关系,技术不重要。但是目前阶段,往后看,在环保需求的快速变革下,技术在产业核心要素中的层级会逐渐提升,“资本+技术”可能将成为下一阶段企业发展的趋势,因此技术之痛在中国的环保企业中会逐渐的体现并且放大。

4、民众之痛

辛酸之痛:这个不用多谈,中国的环境问题这几年集中爆发,雾霾、垃圾围城、水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在环境问题上,民众对于政府的公信力也已经降至低点,说起来只能是一把辛酸泪。

健康之痛: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将直接影响民众的健康,因此对于民众来讲,生活成本也将持续提升,花在购买家用净化设施、看病、体检等方面的花费会持续提升。为什么着重提出这点,主要是我们在思考,为什么民众愿意为环境导致自身的损害付费,而不愿意直接为环境付费,这一点如果能够解决,将会创造出环保的B2C模式,是巨大的市场

1234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