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掘农业
碳汇发展潜力,赋能厦门乡村振兴样板区。日前,全国首个“农业碳汇大学堂”在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揭牌,实现送碳汇知识上山、送绿色交易下乡,致力于打造生态文明思想宣讲阵地,助力同安构筑全国农业碳汇交易先行区。
“希望农业碳汇大学堂做大做强,力争打造成为厦门乃至全国农业碳汇的学术新高地。”同安区委相关领导说,由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推动,在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白交祠村设立“农业碳汇大学堂”,扩宽村民学习碳汇知识的培训渠道,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与“双碳”战略有效结合,为同安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未来,同安区将继续聚焦“打造厦门乡村振兴样板区”目标要求,运用好“农业碳汇+数字人民币+乡村振兴”等新机制,因地制宜开创农业碳汇发展新局面。
中国产权协会
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负责人连炜作了《做大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和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助力打造陆海联动增汇的“厦门样板”》主题报告。“发展农业碳汇交易是厦门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未来将成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他说,设立农业碳汇大学堂,目的在于形成“农业碳汇知识培训+农业碳汇交易应用+农业碳汇经验复制”的乡村碳汇服务链条,未来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下一步,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将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在同安打造全国农业碳汇交易先行区。
在军营村恒利茶场基地教学点,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黄茜讲述如何以农业碳汇交易为支撑,在农村绿色金融领域探索应用场景。今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将围绕司法助力农业生态、巾帼助力农村双碳等议题开展讲座。
本次农业碳汇大学堂学员有农民代表、企业代表等,风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东风主要从事红树林育种、种植等,其公司已在同安种植红树林面积约35万平方米,“红树林能产生大量农业碳汇,我们希望能了解生态价值如何变现。”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