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余额增长 农商行构建细分领域“护城河”

2022-8-15 10:37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作者: 蒋牧云 张荣旺

“双碳”目标之下,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正持续加码,绿色信贷的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比上年末高7.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3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方数据显示,尽管地区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占总体规模较小,但农商行的绿色信贷规模增速较快,发展势头突出。《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农商行已经规划了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正持续在服务模式以及产品中探索与创新。针对农商行与其他银行机构的定位差异,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农商行可在特定的细分领域,比如农村金融中倾斜资源,建立相对优势。

创新服务模式及产品

数据显示,多地农商行绿色信贷的贷款余额均在快速增长。比如,江西省截至2022年6月末,全省农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43.65亿元,较年初增长18亿元,增幅14.33%。具体至单个机构,上海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截至2021年12月末,全行绿色贷款余额规模较2020年末增长161%。深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超27亿元,增幅达61%。

在采访中,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传统金融机构虽是进入绿色金融较早的机构,但是由于绿色信贷仍在起步阶段,从服务的多元化、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等多角度来说仍然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

在平安证券此前发布的《绿色金融系列:政策红利加速释放,绿色信贷发展正当时》中就提到,目前国内绿色信贷在部分领域的创新仍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过去绿色信贷更多呈现点状投放,针对产业链的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其次,对绿色经济的融资服务产品体系更多集中在传统信贷产品上,未来应发挥综合服务优势,针对不同行业特点提供多元金融服务,如发展绿色租赁等;最后,零售的绿色信贷产品仍处在起步阶段,未来应完善产品体系。

目前,部分农商行通过探索与实践正在多元化服务、全产业链赋能等方面有了一定成果。

深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针对不同客户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类别,实行差异化信贷政策,通过专项绿色信贷额度、专门绿色信贷审批通道及用好用足各类绿色支持政策等措施,为企业的绿色融资和绿色转型提供支持。

此外,在绿色信贷产品方面,依托大湾区区位优势,深圳农商银行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不断创新,陆续推出“绿色贸易融资保理”“知识产权质押贷”“绿色项目集合融资”“碳减排贷”和“光伏贷”等绿色专项产品。

另外,上述上海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该行正通过授信投向政策引导、绿色审批通道设置和专项考核激励措施匹配,协同推动绿色业务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产品服务”的“三全”绿色金融服务模式。

其中,全产业链指覆盖相关绿色产业上下游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全生命周期理念则是突破传统信贷模式的局限,对初创期的绿色企业给予充分支持;全产品服务则是为企业提供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银票贴现、国内信用证、出口订单融资以及福费廷、租赁融资等多维度、全方位的金融产品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具体服务过程中,绿色信贷的授信模式、融资模式均有所创新。上述负责人举例道,比如某科技公司,是一家绿色循环包装品研发、生产和运营的环保科技企业。由于处在初创期,又是新兴行业,企业暂时没有盈利,也没有过往业绩可以参考,按照传统标准,很难有机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为了给中小微企业打开初创期生存空间,上海农商银行设计了“浦江之光”+“投贷联动”的授信模式,通过该模式为尚未实现盈利的科技型、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企业提供配套支持,以股权投资的视角来评判公司的信用度和成长性,为企业提供附加认购期权的授信产品。在这一创新机制下,上海农商银行在为该科技公司提供1000万元“浦江之光”专项产品的基础上,还为该企业投放 300万元信用贷款+认股期权协议,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在初创阶段的发展需求,缓解了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

资源可倾向至小微和乡村

记者关注到,近期各地监管正在出台相关政策,持续引导机构发展绿色金融。

2022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以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具体到地区,也有多地监管部门均表示将增加资源的投入。近日,台州银保监分局统信科科长童渊向媒体表示:“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倾斜,将绿色资源转化为台州低碳发展的实效。”

各农商行是否也将持续提高绿色金融的投入?未来又有怎样的规划?对此,上海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在2021年就确定了“打造长三角最具绿色发展底色的银行”的战略目标,制定了《上海农商银行2021-2025年绿色金融发展战略》。从自身的绿色践行出发,到对绿色产业经济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再到对市民绿色理念习惯的培养,上海农商银行以“三位一体”的行动方式全面贯彻国家“双碳”战略,绘就绿色金融服务版图。

后续,该行计划进一步打通风力发电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氢能源产业链等绿色能源重点产业,以“全产业链”覆盖为目标为“双碳”战略贡献金融力量。同时,该行还将积极落实国家和上海市绿色经济的发展战略,加快加大绿色金融步伐,为绿色产业经济输血助力,充分发挥本土银行优势灌溉绿色实体产业的发展。

深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未来该行将从两方面进行重点投入,一方面是探索更多的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重点支持建筑的节能减排、企业的数字化自动化改造、绿色出行和先进碳减排技术等细分领域,以适配绿色领域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在行内数字化建设上,以数字化建设提高业务发展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推动等背景下,事实上除了农商行之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均在不断提升对绿色金融的重视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农商行的定位差异如何体现?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较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机构而言,农商行的实力规模、人才等方面会有一定差距,不过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一员,农商行可以选择特定的细分领域建立相对优势。

对此,深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定位上,与城商行主要服务中大型企业的目标有所差异,该行持续专注服务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在过往经验基础上,主要为中小微企业开发适配的绿色金融产品。比如,针对深圳地区分布式光伏项目融资门槛高、融资不方便的问题,推出“光伏贷”产品;为深圳地区工业厂房物业和规模较小的新能源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等。

此外,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也告诉记者,农商行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一环就是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在袁帅看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做好“三农”工作和推动乡村振兴的痛点、难点。因此,农商行绿色金融的“战场”在乡村振兴,而非城镇。

其表示,农民对多元化、多层次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正日益迫切,现有的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其实际需要。因此,袁帅建议,农商行在发展绿色金融时,可以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同时,也要不断丰富信贷产品种类,满足乡村振兴各领域金融需求;充分利用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和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政策,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将更多低成本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