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2014-3-10 14:01 来源: 中国证券报


       随着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强制性碳减排交易的启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碳排放权配额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环保大旗的背后是各方利益的激烈博弈,这也意味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2013年被称为中国碳市场启动元年。截至2013年12月,已有4个试点市(省)碳交易开锣,涉及钢铁化工电力、热力、石化造纸有色、油气开采、大型建筑等行业或领域,1558家企业或机构被纳入首批控排范围。

  来自交易所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以来,北京排放权交易开市三个月总成交59笔,总成交量55550吨,总成交额280.065万元。上海碳排放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突破1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突破400万元。

  相关基础性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各地在碳交易技术路径、交易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探索,碳交易试点工作各具特色。深圳市出台并正式实施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这是中国首部规范碳排放交易的地方法规。在配额分配上,深圳创新性地采用预先分配配额、后期调整确定的方式,对配额发放过松或过紧的风险设置“安全阀”。上海制定出台了碳排放核算指南及各试点行业核算方法,确定了全市碳排放统一的“度量衡”。北京允许参与主体通过项目交易获取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一定比例的配额,但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其排放量使用比例不得高于当年排放配额数量的5%,其中本市辖区内项目获得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必须达到50%以上。

  然而,由于我国碳市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碳热潮”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事实上,碳市场健康发展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明确设置碳排放总量,然后对减排地区及减排行业的排放额进行合理分配,使碳排放配额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从而赋予碳资产交易的物质基础。

  目前,国内还没有明确得到充分认可的减排配额体系,即使确定排放总量,技术手段也难以确保碳排放额的公平分配,在诸如碳交易标的物的确定、排放源的监测核查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其次,建立一个完整的市场,才能给碳交易带来较好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进而才能更好地实现碳交易发现价格、降低交易成本和规避风险的市场功能。

  自2008年北京、上海和天津成立了三大环境交易所之后,杭州、武汉、大连、广州等城市纷纷跟进。据悉,全国还有多家碳交易所在建或列入当地政府规划,遍及全国各区域、各省市,甚至到区县。从实际效果来看,碳排放交易所大多并无实质性业务,没有形成规模。当地政府考虑更多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由于碳交易平台分布零散,且处于封闭阶段,排放配额缺乏跨地区的认可及流动,对于参与碳交易的大型跨区域企业集团,将面对各试点地区采取的不同交易规则。

  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11月,京津冀晋蒙鲁六省市签订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合作研究协议,拟在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核查、配额核定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这将为建设区域性碳交易市场打下基础,同时也将为推动建设全国性碳交易市场探索路径。

  第三,为确保碳交易产品减排量的真实可信,需要独立第三方的科学核证。在国内信用体系缺失的背景下,如何计算企业可出售的碳减排量,第三方市场化的鉴定机构如何形成也是一个问题。加强与碳盘查有关机构的能力建设,确保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是碳市场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随着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拉闸限电”式行政减排的空间日益缩小,节能减排更多应依靠碳交易等市场化手段。为此,相关的政策、技术和规则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应加快进程。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碳资产意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机制政策和发展模式。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