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拓展管理会计职能,构建企业碳预算体系
拓展管理会计职能,构建企业碳预算体系
“碳预算”最早是由《京都议定书》策划者提出的,其最初目标是为了确定一个国家乃至全球在一定时期内允许排放到大气中碳的数目,从范围上看.碳预算可以分为全球预算和国家预算 碳预算方案涉及初始分配、调整、转移支付、
市场、资金机制,以及报告、核查和遵约机制等,其实施需要一整套相应的国际气候制度,鼓励和促进各国将排放控制在碳预算范围内.为实现保护全球气候的长期目标作 贡献。当前的碳预算主要以国家或地区间机制设计为出发点.是宏观层面的预算。从微观层面来讲.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企业也应该从自身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构建较为完善的碳预算体系。
作为企业“对内报告会计”的管理会计,其主要职能就是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科学地运用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数据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据以对经济活动进行衡量、评价和预测,从而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服务。综观管理会计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管理会计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呈现不断动态变化的.这一方面归因于企业环境变迁带来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则归冈于对相关经济、管理理论的借鉴。企业环境的变迁必然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焦点的转移,或对原先适用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提出挑战,这也就产生了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创新的现实需求。
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无疑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它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包括销售、采购、生产、盈利、现金流量等在内的单项预算组成的责任指标体系,还应该清晰地了解自身的“
碳足迹”.提前预测出企业未来要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即要从产品设计、产品研发、渠道布置、投融资安排等各个环节发掘碳价值,整合企业自身的碳战略.完成碳预算。所以,现阶段,碳预算这一重任应该由企业管理会计担当。
通过碳预算,企业既可以将低
碳排放的目标纳入自身业绩管理之中,从而鼓励企业管理人员寻找新的技术与方法.达成低碳排放的目标.并使
减排深入企业各级业务决策过程;同时又有助于计算出二氧化碳的隐蔽价格.进而得出设计、建造、维护、管理企业输送网络的减排成本,以及其他新投资的减排成本。因此。企业应该拓展管理会计职能,对自身整个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到位的碳预算.构建出完善的碳预算体系。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背景下.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实务角度,企业都有加强
碳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碳减排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笔财富,处理得当将成为企业潜在的碳资产,处理不当就是潜藏的碳负债,未来有可能变成企业运营中的黑洞。因此.我国企业现阶段应转变传统观念,全面引入碳资产管理的概念。建立健全碳资产核算体制.构建碳预算体系,利用当前
碳交易市场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为企业增加巨额财富。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