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亚历山大总领事赵丽莹在埃及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合力保护人类共同家园》

2022-5-31 14:19 来源: 驻亚历山大总领馆

2022年5月26日,驻亚历山大总领事赵丽莹在埃及《新闻门户》报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合力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困难,主动承担与国情相符的国际责任,为保护我们共同拥有的地球家园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一直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取得了显著成就。2020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超4倍、实现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与此同时超额完成对外承诺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48.4%,单位GDP能耗下降了42.6%,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从72%下降到56.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从7.4%提高到15.9%,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约占全球33%,新增量约占全球52%。截至2021年10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大关,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一半。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大上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在全球面临疫后复苏、低碳转型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的重大宣示,再次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重要示范。

中国始终本着负责任态度参与全球气变行动,为推动达成《巴黎协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与有关各方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去年,中欧、中美分别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发表联合声明。中方还积极推动金砖国家、基础四国、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并通过南南合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11年以来,中国已累计安排约12亿元用于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36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1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2000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中方还积极与有关各方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已邀请来自40多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加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今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将在沙姆沙伊赫举行。正如塞西总统所说,“埃及代表非洲大陆主办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将在各方协调下,努力使这次会议成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转折点,造福非洲和整个世界”。中国将积极支持埃方办好COP27,愿同埃方加强沟通协调,以公约达成30周年为契机,坚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协定全面有效实施,确保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行,特别是在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更多成果。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