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全球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现状

2014-10-10 16:48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中国碳交易网讯:综观整个《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国际碳交易市场,大都是减少排放的工业项目,而森林碳汇项目由于规则、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及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等诸多因素,目前交易项目少。以巴西为首的拉美国家和印度等在森林碳汇方面表现踊跃,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森林的碳吸收速率较快,造林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他们之前的造林规模有限,现在可以用来进行造林和再造林的土地潜力较大。在《京都议定书》的第1承诺期内,发达国家可以通过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实现的二氧化碳z减排量不得超过其总减排量,即可在全球流动抵工业二氧化碳。减排量的森林碳汇约为3500万t,已在国际森林碳汇活动形成竞争机制。我国开展森林碳汇相对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好。

       我国政府于2001年启动了全球碳汇项目,对开展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及其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和积极支持。自2003年底,国家林业局针对气候谈判出现的新进展,成立了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室以来,国内推行碳汇项目试点和研究与日俱增。2007年,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强调,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等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积极搭建碳汇信息交流平台,组织实施全球第1个CDM森林碳汇项目和多个森林碳汇试点项目。由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环境和国土资源部签署的中国第1个森林碳汇项目落户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双方约定,在第1个5年有效期内,意大利投资I53万美元,在敖汉旗荒沙地造林3000hm,项目产生的可认证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将归意大利所有,通过该项目碳汇交易筹集了生态补偿资金,减轻财政补偿公益林的压力。以中国科学院为首的一些科研院所,也对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碳储量以及碳汇功能等进行了初步观测和研究。国家林业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已联合发起了中国绿色碳基金,以促进吸纳民间资金开展以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为目的的造林、经营森林及建设能源林基地,并投资森林碳汇项目进一步降低“碳足迹”。北京市将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专门管理北京市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为森林碳汇造林所捐赠的资金。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