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趋势下新能源车的重新定位

2021-4-29 09:50 来源: 老汪聊碳中和

很多人对未来电动车的定位为“智能网联化终端”,即除了当交通工具以外,电动车还是物联网的数据交互中心。如自动寻路、自动驾驶、打电话、叫外卖、遥控家中的智能终端,甚至可以在你开车无聊的时候还可以陪你聊聊天。对于这些功能我认为都能实现。但这些功能都是智能电动车相对于传统车优势的一个小小的点缀。它更强大的功能在于:它在未来会成为能源互联网的终端。

可能大部分人还没有听过能源互联网的概念,没关系,我在这里讨论的都是未来才会出现的东西。能源互联网简单点说就是能源能像互联网数据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地上传、下载或者定点传输给某个人。举个例子,你家里有电动车,你可以充电(下载),也可以卖电(上传),还可以把车里的电送给隔壁老王(点对点传输)。这是未来很有可能出现的场景。

我们再假设几个在碳中和背景下,未来一定会实现的场景。

1. 中国的电动车保有量突破5亿辆。前文我提到美国千人车辆保有量超过了800,按照中国十三亿人口算,车辆保有量得超过10亿辆,电动车保有量打个对折,这肯定没问题

2. 中国实现所有停车位标配充电桩,并且配备自动充电装置。随着新能源车比例提升,这只是时间问题。

3. 电动车的车均储电能力达到100kwh,这个问题我觉得也不大,现在已经有不少高端车能达到这个级别。

4. 中国风光发电装机达总装机容量80%以上,这是多个碳中和研究报告的预测结果,如果中国如期实现碳中和,这个也没问题。

好了,在以上几个预测下,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首先,只要是没在路上跑的电动车,必然与电网链接。这会起到什么作用?假如你是电动车车主,你有没想过,你车里的电池90%的时间是闲置的,然而那些为了碳中和而上的风电光伏因为发电不平稳要上储能而伤透了脑经,如果咱们的储能资源能与他们共享,自己还能赚点外快,何乐而不为?

我们先来算算电动车的调峰能力。按照电动车动态平均停驶车辆比列为总保有量的60%来算,就有接近3亿辆车长期与电网保持连接。那么它将为电网提供30000GWh的动态储能能力(注意是动态,就是随时都有这么多车联接电网)。

根据清华大学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中国即使在1.5℃情景下对储能的需求也才不过1400GWh,不到电动车储能极限的5%。即使考虑到一些人不愿意拿自己的车调峰,或者就喜欢自己的车时刻保持满电,也有充分的冗余解决电网调峰的问题。
 


不但如此,车储能是分布式的,可以实现就近供电,极大提高了电网的柔性和灵活性,它就像给电网装上了一个超级大海绵,再奇怪的电力输出曲线都能够完全给你接住,并且平稳地向用户端输出。

这是往大了讲,那么往小了讲,对于个人会有什么变化呢?

首先你的车连上电网后,即使你没有充电,也可能通过共享储电能力获得一些收益。

其次可能没有峰平谷电价了,新能源为主的电网下,夜间发电也少,所以电动车夜间充电并不一定便宜,反而可能是白天充电,夜晚卖电。

再次就是电力交易的个人化和碎片化,每个人几乎每天都会用电,以前都根本不考虑自己用了多少电,只有每月电费单来了才会知道,这间接助长了用电的浪费。在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场景下,可能我们每天都会考虑什么时候买什么样的电便宜,然后存储在车里,然后在电贵的时候卖出去,或者自己把它用掉。

你可以想象一下,未来你每天在办公楼里吹着空调、开着电脑用的电,可能是你在昨天因为天气太好,光伏发电太猛而导致电力大甩卖时抢购的便宜电,而你回家开着电视,吃着冰箱里的冰淇淋用的电可能是隔壁老王心情好送给你的电。而你使用的所有的电的调度中心,便是你家的电动车。

当然这只是对未来的一个设想,要实现这些场景还有很多技术难题要突破,如楼宇的输配电扩建、直流变压技术、直流微电网建设、5亿个充电桩的建设、3亿辆电动车的电力调度、去中心化的电力结算、充电桩无线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等等。但这些技术难题正是未来的市场增量空间,也是碳中和主题的主要投资方向和未来的万亿蓝海市场。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