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积极探索 碳金融服务

2021-1-25 20:25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2021年2月1日起,《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施行,预示着2021年全国碳市场有望正式运行。与此同时,银行业也已经开始积极行动,准备在2021年及时对碳市场和碳价机制展开研究,积极探索碳金融服务,创造盈利新“蓝海”。

  创造盈利新“蓝海”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金融是指围绕碳排放权及其交易,金融机构引入融资、保理、资产管理、基金、期货、债券、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并形成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如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

  过去几年,我国有不少银行在探索碳金融服务。本报记者了解到,包括兴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在内的银行已经推出了碳资产质押授信、碳交易财务顾问、碳交付保函、碳保理融资等产品。

  兴业银行是国内最早探索碳金融服务的银行之一,该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当前,兴业银行围绕全国碳市场建设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在交易平台合作方面,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营运机构探讨开展资金存管、清算、结算等合作。在重点排放单位合作方面,提供集团化、碳金融特色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在履约交易中提供交易主体对接、中介代理等服务;在涉碳融资中重点关注企业碳资产变现需求,提供碳资产质押融资、碳排放权收益结构性存款等服务;在碳资产管理中继续探索碳资产售出回购、买入返售等服务。在与监管部门、碳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方面,探索成立引导基金、担保基金等产品,同时研究开展碳金融衍生品包括远期、期货、期权、掉期等交易工具,以及碳指数、碳债券、碳资产支持证券(ABS)等可交易的结构化产品创新。

  浦发银行也是绿色金融领域的先行者。本报记者了解到,浦发银行针对配额企业和新能源项目设立了相关监管机构、核查机构、投资机构等。

  信用风险和人才储备双挑战

  事实上,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不少国内商业银行通过推出碳金融合约交易业务进入碳金融交易市场,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业务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随着碳市场的正式运行,对商业银行也将提出不少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际合作部主管杨凡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银行将主要面临高排放企业的信用风险和人才储备不足两大挑战。

  在高排放企业的信用风险方面,随着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立,高碳排放的企业,如火力发电企业,需要把自己的碳排放量限制在国家分配的排放配额内。高于配额的部分需要向其他排放量低于配额的企业购买,或者是向清洁能源企业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来抵消。这有可能增加高排放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影响其经营业绩及偿债能力,进而加大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在人才储备方面,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建立前,我国主要是在7个省市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全国性的碳排放权市场,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后,才会真正建立并运行。可以说,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交易平台和交易制度都不成熟。金融监管机构对碳排放权交易这一新鲜事物认识不足,也缺乏相关的人才储备,对碳交易的审批和监管能力不足。许多商业银行对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热情不够,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到碳交易市场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认识到这是一个可以为银行创造巨大盈利的蓝海市场。”杨凡欣表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非常广阔,基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各种金融产品的空间也十分巨大。商业银行可以为碳交易提供相应服务,加大市场需求挖掘力度,充分发挥自身咨询、中介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抵押贷款业务。商业银行还应不断探索金融产品创新,开发基于碳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在绿色金融和碳交易的蓝海市场确立先发优势,获取更多的收益。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