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我国煤炭行业向何处去

2021-1-20 13:44 来源: 宏春观察 |作者: 周宏春

有人建议我写一篇碳中和就要向煤炭开刀。我觉得“杀气”太重,不予采用。而现在的随笔题目是计划要写的。

一、引子

先来段插曲。

记得一次某个场合某位人对我说,不要以为外国人对你说一两句赞同你观点、支持你观点的话就怎么了,要防止被人家带到“沟里”。

听了这句话,惊出一身冷汗;脑子里闪出了另一个词:“糖衣炮弹”。

有人说,我会把“糖衣”吃了,“炮弹”扔回去;

但假如你把“糖衣”吃了,“炮弹”没有扔回去;或者你扔出去的劲不够大“炮弹”掉在国内了,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呢?

天知道!

做研究的人,别人不会送你“糖衣炮弹”,但会夸你几句,有时会给你资助,有时会给你奖状抑或其他褒奖,虽然你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没有出卖情报(看到过国内曾有人因此而被判刑的文章),但会不会帮人家宣传他们的价值观、宣传他们的观点呢?会不会用人家的眼光看中国呢?会不会写文章按人家的标准来丑化自己的国家呢?

有人说,现在有人把煤炭“妖魔化”了;甚至有人说,外国人把煤炭“妖魔化”是把中国“妖魔化”的一部分。

这句话听起来就严重了。

我不相信专家会跟着外国人“妖魔化”自己的母亲!当然,类似“糖衣炮弹”的话听惯了,把“妖魔化”我们的话当“赞扬”我们的话顺口说出来也是有可能的。

举个简单例子,听吕永龙院士(欧洲科学院)说过,在国外发一篇正面介绍中国情况的文章,外国审稿人就是不同意,后经过反复讨论费了好大劲才发表。

相反,有人在国外发中国环境污染导致多少人死亡不仅能发文章,还能得奖。

假如有人写一篇西方国家环境好、新冠死了多少的定量分析文章,发得了吗?

这正是习近平主席指出的: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所以,做研究的人,需要有自己立场和观点(古人说“文如其人”),当然可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用西方人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问题

二、我国目前还不能没有煤炭

参考消息网1月18日报道,路透社伦敦1月14日发表题为《大寒潮暴露了亚洲潜在的能源危机》的报道:

东北亚地区的气温长时间远低于正常水平,导致煤炭、天然气和电力供应的紧张程度达到了极限。严寒不仅引发了危机,还暴露出以下潜在问题:人们迅速转向利用天然气供暖和发电,导致地区能源系统弹性不足。

……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中国如果没有煤,日子还真的很难过。

短期看,煤炭价格大涨,存在供不应求的原因。煤炭工业网2021-01-19有一篇文章,分析了近期煤价疯涨的4大原因。

今年多省市拉闸限电,电煤供应紧张是一个重要原因。文章认为,煤炭价格飙升,深层次原因在于短期内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供需失衡,包括:一是进口煤同比大量减少;二是主产地供应大幅减量;三是电力需求大幅增加;四是部分资金借助期货炒作推波助澜。其中,供应大幅减量(7-11月份减量近9000万吨)最重要原因。其次是需求增加,火电煤炭消耗增加(7-11月份增加煤耗4000万吨)。大规模的寒潮带来取暖负荷大幅增加,浙江江苏等多个省份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部分游资肆无忌惮地炒作煤价也是原因。

当前动力煤市场的疯狂超出了多数人的想象,价格大幅飙升,北方港口煤价从11月初的610元/吨左右,短短两个多月飚涨到目前的1000元/吨。5500卡的煤炭1000元/吨,折合为成品油价,约汽油(11000卡)为73美元,而现在的国际油价不足60美元。

从近三年情况看,每年的煤炭产量并没有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最近三年的煤炭均略有增加。例如,中国2020年1-12月份原煤产量384374万吨,同比增长0.9%,说明中国的煤炭产量尚未达到峰值。

从中长期看,11月18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五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发布《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煤炭年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全国煤炭年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

从国际对比看,我国的人均能源消费只有三顿多,跟欧洲国家六顿比较并不高;但是,由于以煤为主要的能源结构,我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已经与发达国家差不多。从这个意义上说,能源革命势在必行,不得不转!

三、我国煤炭行业的转型发展方向何在?

总体上,煤炭清洁开采与利用,无论从理论、实践上,技术、经济上都相当成熟。必须从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资源禀赋出发,必须深挖煤炭清洁利用的潜力,这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可预见的未来,煤炭必须承担应有的重任。

中国煤炭行业如何转型、路在何方?众多院士、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下面引用一些。

有人说:引用的文章不代表我的观点。我认为自欺欺人,你不认可的观点为什么要引用来作为写文章的依据?或者帮他宣传呢?

个人认为,每个人会给自己赞同的观点予以更多关注。

回到煤炭转型发展的话题上。

一是中国能源及其结构的阶段性变化。

中国工程院组织的重大咨询项目《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将中国能源革命分为三个阶段:2020年前为能源结构优化期,特别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煤炭利用集中度和清洁度;2020年到2030年为能源变革期,主要是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战略;2030年到2050年为能源革命定型期,形成“需求合理化、开发绿色化、供应多元化、调配智能化、利用高效化”的新型能源体系。

二是中国煤炭的转型发展。

三是煤炭的加工利用。

基于煤炭的现代煤化工应该是方向之一。

2016年12月,神华宁夏煤业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油品,实现“由黑变白”、由重变轻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对神华宁煤煤制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这一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对我国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对能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发展方式的有益探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

基于煤炭的能源、化工、环保多联产是重要方向,清华大学的倪维斗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谢克昌院士等写了许多文章。如《中国能源报》(2019年10月28日第02版)发了谢克昌院士的文章:要防范不切实际的能源转型。

文章认为,煤炭要革命,但绝对不是要革煤炭的命,而是要在全产业链上实现绿色开发、清洁高效利用。实现了清洁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洁能源。

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质增效,进一步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助力智能煤矿建设,实现煤炭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使煤炭开采逐步由“人力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型;

从原煤生产向商品煤、洁净煤转变,一方面要完成产业升级与产业链延伸,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在保障生态环境上下功夫,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
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大力推进煤矿掘进、采煤、运输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断支持煤机装备企业联合科研单位进行关键技术攻关,使煤炭生产进一步向“智能驱动”靠拢。

从降低安全事故向职业安全健康转变,要坚决退出落后和不安全产能,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严把安全关。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2020-12-29转载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安的文章:新发展格局下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性分析。文章在肯定了煤炭仍是我国主体能源的前提下,对新发展格局下煤炭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认为煤炭行业唯有创新才能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危机意识,关注其他能源的发展。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煤炭行业应有4个转变:燃料向原料转变,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污染型向绿色环保型转变,高危行业向安全型行业转变。

四是煤炭利用中的环境保护和温室气体减排,我在“碳中和,让我们拥抱未来”中已经讨论。我想强调的是,我对CCS技术持保留态度,不建议大规模试验,要防止外国人挖了一个“坑”,我们去验证这个“坑”有多深。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