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建议解读之五:碳排放达峰(1)

2020-12-27 22:37 来源: 宏春观察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国内热点话题。虽然发过几篇气候变化随笔,却没有一篇是碳排放达峰的,实属反映“迟钝”不会“蹭热度”,现借解读之机补上一些。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在标题“3.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也就是说,在“十四五”规划建议愿景目标中提出了碳达峰后“稳中有降”的要求。

此前的随笔,介绍了气候变化议题的由来、发展碳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乃至美丽中国建设等内容。此后准备稍微系统地介绍碳中和方面的问题。本人2012年出版了一书《低碳经济学》著作,不少的内容已经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解振华先生、厉以宁教授和刘世锦主任为书作序。现在看来,又有了很多新内容,需要与时俱进进行研究。


随着技术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的认识日益深入,气候变化成为国际政治议题。

气候变化,这一议题在科学上存在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气温升高是人为活动排放的结果还是自然界周期变化,在科学上并没有得到严格证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气候变化是一个发展议题,是一个外交议题、地缘政治议题。

关于气候变化,最初有变暖和变冷两个学派,即气候变暖学派和气候变冷学派;这两个学派的核心观点是阳伞效应和温室效应。20世纪70~80年代是气候变冷学派占上风,后来则是气候变暖学派占上风。

阳伞效应又称微粒效应。含义可以解释为,存在于大气中的颗粒物,一方面反射部分的太阳光,减少阳光入射到大气层,从而降低了地表温度;另一方面也吸收地面辐射到大气中的热量,起着保温作用。大气中的颗粒物来自大自然和人为活动,如土壤、岩石粉屑、火山喷发、林火灰烬、海盐微粒等自然之物;人为活动排放的物质有化石燃料燃烧、露天采矿、建筑扬尘、耕种作业等;以及二次污染物,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在大气中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的产物。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因为前者大于后者,总的效应是使气温降低。这就是阳伞效应。

温室效应是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对流形成保温效应,即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1824年,法国学者傅里叶(Jean-Baptiste Joseph Fourier,1768~1830)提出温室效应。

1938年,英国气象学家卡林达在分析了19世纪末世界各地零星观测的CO2资料,发现CO2浓度比世纪初上升了6%,还发现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存在全球变暖倾向。这一发现在世界上引起极大反响。

1958年,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凯林在夏威夷的冒纳罗亚山海拔3400米的地方建立观测所,开始对大气中CO2含量进行精密观测。夏威夷岛位于北太平洋中部,可以认为受陆地大气污染影响有限,观测结果有可靠性。

观测发现,1958年大气中CO2含量为315ppm左右,1991年达到355ppm;他们还发现CO2含量有季节性变化,冬夏可以相差6ppm。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大陆上的植被冬枯夏荣的结果,也就是植物在夏季大量吸收CO2因而使大气中CO2浓度相对降低。

1979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FWCC)上,“气候变暖”议题被正式提出;但那时只是提出,还缺乏大量的研究数据支撑。

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共同成立的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IPCC),1990、1995、2001、2007、2014年发布全球气候变化五次评估报告,从科学证据、适应与减缓、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成为国际共识,并且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简单说,17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是在升高的,由1750年前的280个PPM升高到2019年的415个PPM,比原来升高了135个PPM。

国外专家把气候变化曲线描述为“曲棍球杆曲线”:1750年后有一个弯弯的急速上升部分,前面很长时间是平的。100多年气温升高了1.1度左右,有的地方还提到1.2度。这是用仪器记录到的气温升高,是真实的。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尚有许多需要深入的话题,毕竟每个阶段的研究重点不同;即使从影响或政策角度看,也有很大差别。

例如,有人认为二氧化碳排放与当地影响的关系并不明显;有人认为气候升温对跨几个气候带的大国而言,影响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从申报项目角度看,把问题说得严重些、把坏的影响夸大些、把前人研究的不足想象得多些,项目获得资助的概率会大些,但问题本身的科学性总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也正是不确定性,才能引发人们的研究兴趣。

当今,在国际谈判中有“小岛屿国家”这么一个“朋友圈”;其实最早关注海平面上升的国家是荷兰,因为荷兰从13世纪就开始了“围海”,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增加了约占国土面积四分之一的海平面以下的国土,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算真正免受海水威胁。

如果我们将眼光放长些,可以让看到某些研究背后的真正“利益”,对研究的问题也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不知高人有何见解。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