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绿色经济体系:推动中国碳市场正式启动

2020-7-2 19:02 来源: 保尔森基金会 |作者: 戴青丽

期待已久的中国全国碳市场开放依然在前行的道路上。中国在2015年首次提出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于2017年正式宣布启动。中国碳市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和发展中国家首个国家层面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并被誉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潜在游戏规则改变者,代表着习主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核心内容。但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还没有正式启动交易。新冠疫情有可能成为让全国碳市场重回轨道的推动因素。

图©GettyImages

正如许多国家所经历的,中国碳市场在逐步走向全面运行时,面临的很多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是监管机构的协同方面。例如,生态环境部负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现货市场的建立和监督管理,证监会则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全国期货市场。生态环境部熟悉环境保护业务但非金融市场监管者,因此在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时,无法有效推动市场化发展。 

另一方面的问题来自对各方利益的权衡。主要的高污染行业,如交通、建筑、采矿等,解决了数千万的劳动力就业,因此,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在这些行业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尽管从长远来看对国家发展是有益的,但可能会在短期内导致失业和工厂关闭,因此会遇到较大阻力。不过,中国近期发布的支持绿色发展相关政策将有助于这些行业企业进行能效提升和清洁生产。

在数据采集和报送方面也存在技术问题。中国的全国碳市场最初计划纳入八大高耗能行业,但最终确定为一个行业——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不过仅此一个行业,中国的碳市场规模就可能达到欧盟的近两倍,所以意义重大。但如果无法从其它行业收集到可靠数据,就不能制定恰当的碳排放总量目标。因此,中国需要发布完善的政策指引以确保能够采集到必要的数据信息。此外,控排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只有这些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碳市场的作用。

图©GettyImages

这些问题都是实际存在的,需要中国政府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中国不断推动新冠疫情后的“绿色”复苏,全国碳市场也许有机会重回轨道。 
 
首先,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政治意愿看起来依然强烈。中国领导人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表示,中国将继续促进经济“绿色”发展。6月初,中国再次承诺将履行《巴黎气候协定》的承诺。据路透社6月份的报道,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声称:"中国的碳减排行动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会百分百履行国家自主贡献承诺"。 
 
碳市场建设也得到了中国公众的欢迎。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2017年的一份报告发现,86%的中国受访者支持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同一份调查还表明,91%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如果不采取气候变化措施,空气污染和疾病将增加很多。 
 
其次,碳市场与刺激经济的努力并不相悖。2010年中国碳排放导致的经济成本相当于当年GDP的3.5%。2018年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未来将给中国经济造成26美元的损失。考虑到2019年中国碳排放量接近103亿吨,理论上去年一年中国的隐性社会成本就高达2678亿美元。
 
此外,重要的是,利用市场机制不仅可以解决碳排放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这或许可以成为中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内容。在全球需要经济刺激的当下,来自中国的绿色发展可为全球复苏做出重要贡献。归根结底,如果中国的全国碳市场建设继续停滞不前,若不是技术障碍或监管机构的协同问题,或将归因于缺乏政治意愿。
标签: 全国碳市场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