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秀 王良君 王犇:碳标签制度的内涵

2020-5-18 11:41 来源: 衡水日报

碳标签,是指产品或服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即从原料获取、生产制造、使用到最终处理,进行全方位的定量分析,全面评价产品或服务对能源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产生的实际和潜在影响。对产品生命周期内每一个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确认和报告,并将结果以数字化形式标识在产品和服务的标签上,使消费者辨别产品或服务的碳排放量高低,建立以顾客为主的低碳消费模式,引导和激励企业转向低碳化的生产模式,以低碳消费带动低碳生产,最终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目的。

碳标签制度的法理支撑。法的价值理论体系对碳标签制度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生态秩序是环境法律的基础价值的丰富和延伸,碳标签制度同样蕴含着秩序价值。效率价值是法律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效率是碳标签制度追求的直接价值目标。环境公平正义是环境法的基本价值,其核心内涵是环境利益与环境负担的公平分配,是所有主体在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时享有同等权利,负有同等义务。公共参与原则是环境法中普遍确立的基本原则。环境知情权是保障公众参与的基石。碳标签制度更注重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体现的是政府、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克服了传统行政管理手段的强制性,也制约了市场手段的盲目性,可以说一张小小碳标签不仅仅是碳含量信息,还为公民实现环境知情权及环境参与权提供了新渠道,为企业和公民进行环境信息沟通搭建了桥梁。因此,碳标签制度无论从经济学、法理学和环境法理论的角度都可以找到理论支撑。

碳标签制度填补我国环保法规的空白,保障公民参与权。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出台了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但没有法规、标准涉及二氧化碳的危害与防治。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日趋增加,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碳标签制度填补了这一重大空白,它不仅有产品从原料、制造、储运、使用、废弃到回收全过程的碳排放量,而且还有为降低碳排放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碳中和、碳截存、碳替代等。倒逼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公民参与权。必要的环境信息是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决策的前提。由于企业存在外部成本问题,对其环境信息公开是不积极的。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主要的是碳排放量问题。目前披露的环境信息是定性描述,没有具体化的碳排放量信息,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满足公众对环境知情权是远远不够的。推动碳标签制度可以破解这一难题,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环境信息公开评价体系和标准,详细公开产品的碳排放量,而且是具有权威资质的第三方作出。

碳标签制度催生低碳消费拉动低碳生产绿色循环的市场机制。近年来,前所未有的热浪、风暴、洪水、澳大利亚的山火、东非的蝗虫,对人类的发展和生存带来日益严重的威胁。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积极探索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有效措施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低碳消费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推崇。其实质是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失衡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将行政法律的强制性与市场机制的引导性相结合。碳标签制度就是通过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方的协同作用,达到这一目的。碳标签制度使消费者在消费时实现了环境知情权,在阅读碳标签后会选择更为环保的同类产品,形成了关注碳排放量的买方市场,倒逼和激励企业提高减排的社会责任和意识,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商品化过程中积极创新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为消费者提供碳排放量更少的优质产品,以增强竞争力。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环保型企业既能获取更丰富的利润,弥补企业在实施碳标签制度认证过程中支出的费用,也使企业承担起碳汇成本的费用,实现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如此往复,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催生低碳消费拉动低碳生产绿色循环市场机制。
标签: 碳标签制度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