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能源观察系列一:空气污染与过早死亡

2020-3-18 15:13 来源: 磐之石 |作者: 赵昂

* 东南亚包括以下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东帝汶。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东南亚能源展望2019》报告指出,从2018到2040年,满足一次能源需求的主要资源仍然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这22年间,一次能源需求增加58%,但是化石能源在能源系统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74%增加到2040年的76%。这显然不是一个低碳能源转型的路径。实现低碳能源系统不仅可以通过极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而且也通过减少空气污染、避免人口“过早死亡”(Premature death)而带来巨大的公共健康收益。因此能源转型政策制定应当将健康收益纳入决策体系当中。对于人均GDP远不足一万美元的东南亚地区,在决策日程中放进承担减排责任似乎仍为时尚早,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持续提升,如何减少空气污染、避免过早死亡,应是各国政府需要考量的重要政策议题。

图1: 东南亚现有政策情境下的一次能源需求变化,2018-2040
* 来源:Southeast Asia Energy Outlook 2019,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链接:https://www.iea.org/reports/southeast-asia-energy-outlook-2019

“柳叶刀倒计时”(Lancet Countdown)致力于追踪气候变化和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在其发布的2019年度报告中,依据全球疾病负担和能源使用数据测算了不同行业对大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的贡献,图2显示了欧洲和东南亚两个地区的对比,图中黑色部分指煤炭使用导致的过早死亡,灰色指其他部门或行业导致的。在未来十年(2020-2030),如果东南亚空气污染导致的年过早死亡人数希望降到欧洲目前的水平,以2016年为参考,即从过早死亡人数74万降到53万(根据图2所提供的数据计算而出),需要在废弃物管理、发电、陆地交通和家庭用能方面做出努力,农业、航运、工业和其他部门相关的早亡水平两个地区差别不大。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与能源转型关系密切的家庭用能、陆地交通能源和电力系统。

图2: 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分部门,2016年)

* 来源:柳叶刀倒计时:追踪健康和气候变化进展2019年报告
链接:https://www.lancetcountdown.org/data-platform/mitigation-actions-and-health-co-benefits/3-3-air-pollution-energy-and-transport

现代生物质能替代传统生物质能、家庭用能的电气化、发电系统的低碳化和低碳陆地交通系统是东南亚减少空气污染导致的早亡人数的重要方案。这些方案中最关键的还是电力系统的低碳发展:以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煤电和天然气发电为例。从表1可以看出,中东欧一些国家,例如波兰,煤炭仍然在家庭取暖用能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煤炭导致的早亡人数欧洲显著超过东南亚;东南亚的家庭用能(取暖需求低,主要是烹饪和热水方面的需求)仍然比较依赖传统生物质能,这一过程中所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导致的早亡人数要远远大于欧洲,因此需要提高用电水平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

陆地交通引起空气污染带来早亡人数上的差异,两个地区之间并不很大。交通系统的低碳发展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一个难题。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目前是交通低碳发展的主流,在这一方面东南亚远远落后于欧洲。随着电动车制造成本持续下降,东南亚国家应当推出更积极的激励政策来提高电动车替代传统燃油车的速度。正如我们之前的研究所指出的,电动车的增长必须与电力系统的低碳发展结合,才能真正带来陆地交通发展的低碳化,实现理想化的健康收益,有效降低过早死亡人数。

表1: 欧洲和东南亚空气污染导致过早死亡数对比(分部门)

* 来源:同图2.
** 注:单位(人);数字精确到百位。

结语:

东南亚国家在制定未来能源发展的战略时,应当将能源使用带来空气污染所导致的过早死亡这一健康影响充分考虑,本文的分析为大力发展具有丰富资源潜力的太阳能、现代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合理性。至于大家比较关心的成本可负担性这一重要问题,我们将在东南亚能源观察系列之二展开讨论。请大家持续关注。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