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球排名第三

2019-11-14 11:21 来源: 广州日报

记者从13日举行的省生态环境厅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13年12月启动以来,市场排放配额总量超4亿吨,是总体规模排名全国第一的区域性碳市场,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欧盟和韩国碳市场。省生态环境厅同时表示,将进一步争取国家批准广州市筹建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积极开展碳期货相关研究,拓展碳金融创新。

广东碳市场发展态势好 吸引省外、境外投资机构

 2018年全省机构改革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职能划转至生态环境厅。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交流合作处处长洪建武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近年来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情况。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13年12月启动,至今已进入第七个履约期。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完善,目前法规体系已基本健全、市场主体参与度活跃,市场排放配额总量超4亿吨,是总体规模排名全国第一的区域性碳市场,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欧盟和韩国碳市场。

 在2018年度履约期内,广东市场主体参与交易与投资的热情高涨,配额交易量达4991万吨,交易金额达8.37亿元,分别占我国所有区域碳市场总量的56%和46%,继续稳居全国首位。其中交易量较上年度增长199%,配额价格比历史最低价上涨219%。

 广东碳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吸引了省内外及境外机构的广泛关注,2018年,交易量前五位的投资者(均为机构投资者)有三位来自省外,境外投资机构通过跨境人民币交易碳排放权104万吨,超过2014年至2017年成交总和。今年3月,欧盟碳市场的主要交易平台欧洲能源交易所与广东碳交易平台签署合作协议,广东碳交易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此外,碳市场减排成效显著,电力石化造纸、民航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0.7%、2%、1.2%、3.1%。

今年配额总量有所上升 增加有偿配额发放量

 洪建武就最新出台的广东省2019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进行了解读。

 首先,配额总量适应控排范围的扩大。2019年度,广东碳排放配额总量设定为4.65亿吨,与上年度相比略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控排范围扩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新纳入的控排企业碳排放体量都较大,如湛江钢铁、韶关粤华电力、广东塔牌水泥、廉江丰诚水泥等大型钢铁、电力、水泥企业;二是个别已有控排企业的新建项目转入了控排范围,如中海油壳牌二期工程(乙烯)、中海油惠州石化二期工程(炼油)、茂石化的连续重整等装置、蕉岭龙腾水泥熟料生产线等。在控排范围的扩大的同时,结合考虑我省“十三五”期间碳强度年度下降目标、预留有偿及市场调节配额,设定配额总量增量。经测算,4.65亿吨的配额总量对控排企业形成合理的减排压力,同时满足控排企业低碳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合理配额需求。

 其次,精细化配额分配,提高科学性和公平性。钢铁行业长短流程企业统一按工序确定适用的分配方法,对产品种类复杂、碳强度差异较大的钢压延与加工工序采用历史排放法,对炼钢等工序采用基准法分配配额,并由2018年度的4条基准线进一步细分为7条基准线,提升基准线设置的可比性和科学性。此外,电力行业增设了分布式热电联产机组基准线,水泥行业的微粉等产品粉磨的分配方法调整为历史强度下降法,增强了配额分配方法的适用性,使配额分配更符合行业排放特性。

 其三,增加有偿配额发放量。2019年度,有偿配额总量从200万吨提高为500万吨,加强市场流动性,根据碳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竞价发放。

 其四,进一步完善历史排放法。强化历史排放法配额预期,取消配额调节机制取消,减少历史年份排放量剔除条件。

研究扩大广东碳市场纳入行业范围

 洪建武同时透露,广东将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确保广东与全国碳市场平稳衔接。继续贡献试点经验,积极支撑全国碳市场机制设计,并就我省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衔接议题积极与国家沟通对接,促进试点向全国碳市场平稳过渡。

 同时深化完善广东碳市场,推进碳金融发展。继续收紧配额分配,进一步完善报告核查体系。根据全国碳市场纳入首批行业的推进情况,研究扩大广东碳市场纳入行业范围,为全国碳市场积累更多有益经验。进一步争取国家批准广州市筹建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积极开展碳期货相关研究,拓展碳金融创新。

 还将进一步扩大我省碳市场影响力,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探索创新。加强与港澳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碳市场机制领域的交流研讨,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在碳金融、碳普惠制等方面加强与港澳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