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绿色金融 | 刘汉武: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湖北视角

2019-9-6 08:46 来源: 保尔森基金会

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推出“对话绿色金融”访谈系列,携手全球绿色金融业界领袖,共同探讨绿色金融主流化的具体挑战,提高国际资本市场对绿色金融的认识。希望他们的真知灼见能启发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和对话。
 

本期嘉宾 刘汉武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

具有金融市场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和碳市场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2012年起负责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运营管理,参与了湖北碳市场顶层设计以及配额分配、交易等制度制定,推动开展了一系列碳金融创新,探索了自愿碳市场建设和生态补偿机制。同时担任中国地质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专家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专家库专家。

Q&A

今年9月将在纽约召开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中国碳市场的成功不仅对于中国,而且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意义更为重大。您认为,中国要建成一个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最需要开展的三项工作是什么?

答| 建成一个完善、有效的全国碳市场,重点工作包括出台法律法规、出台配额分配方案、持续开展企业排放核查、开展能力建设等。从保障市场健康稳定运行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构建多层次碳市场管理体系。不同于试点阶段的区域性碳市场,全国碳市场覆盖的企业数量多、分布广泛、实际生产情况和从属关系更加复杂,这对碳市场的管理和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全面多层次的管理体系,各级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政府部门负责监管,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行业协会和企业积极参与,既能统筹部署、密切协调,又能深入一线,并最终确保职责划分清晰、制度落实到位。

第二,尽快出台覆盖碳交易管理各项业务环节的制度体系。确保政策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公平性、延续性,对于规范市场行为,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制度包括交易规则、抵消细则、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管理办法、第三方核查机构管理办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配额分配方案,它直接影响到碳市场价格激励机制的有效发挥。

第三,加快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是碳市场运行的基础。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尚未完全建成,对系统的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时间又比较紧,所以系统建设在功能全面、安全稳定的基础上,还必须充分考虑前瞻性、便捷性、灵活性,才能为全国碳市场业务开展提供有效支撑,为主管部门提供便捷的监管。

Q&A

湖北省是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中唯一一个中西部省份。从试点运行以来,交易量和交易金额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占全国试点的1/3以上。您认为湖北试点的哪些经验可以为建设全国碳市场参考借鉴的?

答| 湖北一直致力于建设一个监管有效、公开透明、减排有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在充分考虑湖北省偏重工业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碳市场控制高能耗、高排放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功能性,以建立完善的顶层制度为着力点,促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具体而言,从政府层面,明确主管部门职责,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变微观强制为宏观控制,给予企业减排或购买配额的自主权;设立专业的登记结算、交易和核查等服务机构,规范市场运行,防范市场风险;建立技术专家委员会等政策支撑团队,提供专业指导,降低行政决策的管理风险;组织制定碳配额分配方案、市场监管和排放核查等一整套政策体系,通过制度保障碳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从交易市场层面,通过创新交易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发挥碳交易配额的资产属性。发现有效的碳价格,指导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通过碳金融创新引导资金流向碳市场,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入市,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为企业提供减排资金。

Q&A

准确、完整、可信的碳排放数据是碳交易市场运行的重要基础。湖北省牵头承担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建设与运维任务,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另外,就您了解的情况,对于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1700余家电力企业来说,在企业内部碳资产管理体系、配额交易和风险管信息披露等方面还面临哪些挑战,需要开展哪些能力建设?

答| 湖北在牵头承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的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确保安全性。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是国家级交易市场的信息平台,是配额确权和业务管理平台。在系统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确保系统达到中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中的较高标准,从而减少信息篡改、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防范技术风险。

二是保障稳定性。注册登记系统不仅是服务于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的1700家电力企业,还需要充分考虑在未来随着更多市场参与主体的加入,业务逻辑将更趋复杂,对系统服务的时效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注册登记系统的软硬件具备充分的冗余性和可拓展性,可以支撑全国碳市场长期稳定发展。

三是提升便捷性。相比其他一些交易市场,碳市场的注册登记系统承担了更多的业务管理功能,一方面,市场参与主体对系统有更多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要通过注册登记系统进行市场监管,这两方面的需求都对注册登记系统的操作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确保安全稳定、监管审核严格的基础上,还需要尽可能提升用户操作体验,减少用户误操作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业务开展和市场监管的效率。

四是跨系统联通。未来,全国碳市场可能面临与其他国际碳市场体系对接的需要,而注册登记系统则必须与外部系统实现联通。在跨系统联通方面将可能面临着系统接口规范不统一、标的物的编码技术不一致、对接的方式不确定等挑战,也是我们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提前考虑的因素。

关于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在首批纳入的电力行业企业中,有不少的电力企业在内部碳资产管理体系建设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参与试点碳市场交易已经积累了充足的经验。但部分非试点地区的电力企业,尤其是按照自备电厂纳入的企业中,可能还存在较多的能力建设需求。在内容上,侧重于全国碳市场政策形势、企业内部碳资产管理体系建设、交易和风险管控、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操作等;在组织形式上,注重分类分层,开展更规范、更有针对性的企业培训。

Q&A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金融创新、市场流动性、透明度等方面较欧盟及美国等区域碳市场还存在较大差距。湖北试点在金融创新和信息披露程度相对较高。您认为,中国在建设健全有效的全国碳市场过程中,在哪些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答| 一是开展市场建设重点问题研究与合作。例如在市场链接方面,开展全国碳市场或试点碳市场与国际碳市场衔接的可行路径,探索强制配额市场或自愿碳市场对接的方式,促进市场要素的跨境流动,打造互为支撑的多层次碳市场格局。

二是深化能力建设国际合作。按照立足国内、服务国际,重点面向东盟、“一带一路”沿线以及“南南国家”等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举办碳市场建设、节能环保、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技术转移相关的培训,分享我国在试点和全国碳市场建设的经验,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建立碳交易市场体系,提高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三是加强碳金融创新合作。在碳金融产品设计、风险监管、市场推广等方面,借鉴国际碳市场尤其是欧盟碳市场经验,结合全国碳市场的要求和需要,为企业提供更丰富更完善的碳资产管理工具,降低企业减排成本,同时也为国际碳市场投资者参与我国碳市场探索更多可行的渠道。

四是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交流。在充分了解国内企业和行业需求的基础上,发挥碳市场平台的资源和信息优势,借助会议、活动、项目合作等形式,将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和理念引进来,形成“市场+资金+技术”的强强联合,帮助企业提升节能减排的能力。

Q&A

作为中国碳市场领域的领军人物,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倡导和践行绿色低碳的?

答| 在生活中,我会尽量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由于日常出差较多,我会常备日常生活用品,不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用品;日常会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消费,资源循环使用,从而减少垃圾的产生;外出距离在3公里内的会坚持步行;在外就餐会尽量避免铺张浪费。在工作中,我会要求纸张双面打印,推动电子办公系统的使用,减少纸的消耗;还会提倡节约用水用电,推行光盘行动。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