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行业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认知出现动摇,中国将继续坚持把纯电驱动作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战略,氢燃料与纯电动两种技术是互补的,并非替代关系。8月31日,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在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
论坛上发表这一观点。
中国从2009年起开始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19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中国政府定义的新能源汽车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是国内最主流的技术路线。这与中国政府的
政策导向相关,最初的“十城千辆”计划以及后续的补贴政策都侧重纯电动技术。
近两年,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受到追捧。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推动加氢设施建设,此外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愿意发展氢能源汽车。
纯电动技术与氢燃料电池技术有不同的技术特点,适用范围也不相同。此前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曾表示,氢燃料电池相较纯电动技术,更适用于客车、卡车等商用车或大型SUV等车型,两者并不矛盾。
宋秋玲在8月31日的论坛上称,氢燃料电池技术不会取代纯电动的地位。宋秋玲表示,目前纯电动汽车产业相比国外先进水平仍有差距,远没有到能松口气的地步,行业更不能“狗熊掰棒子,捡一个丢一个”。
目前工信部正在牵头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这一规划所体现的精神与宋秋玲所言相同。一名接近规划制定层面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新规划将推动多项技术方案多元发展,但不会放弃中国在纯电动技术路线上的领先优势。
技术层面,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仍存瓶颈。宋秋玲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与技术尚未完全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标准
法规缺失,所以氢燃料电池汽车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宋秋玲表示,眼下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重点工作应是支持技术研发攻关,探索布局合理、协同推进的发展新模式。